两大瓶颈制约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上海加速战略布局
两年前,全球金融危机引发技术与产业革命,新兴产业成为引领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动力。下一步从何突破?从日前举行的新兴产业合作与发展推进会上获悉,上海已在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扩容”,吸引国内各类型所有制企业、国外领军企业进入上海新兴产业领域。今年9月,首届“联合国工业组织新兴产业全球CEO高层会议”将在上海举行,全球知名企业高管将与国内企业共商新兴产业的未来。
上海新兴产业的规模和领域正在不断扩容:2010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9个领域产业规模达8859亿元,2011年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今年一季度,上海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65.73亿元,增长20.4%。
2009年,上海根据国家战略规划,制定9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发展规划,包括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去年新启动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三个领域,今年节能环保、民用航天两个新领域的行动方案正在编制中。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马静介绍,今年计划推动的两个新领域中,上海将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设备、节能环保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卫星应用项目。
与此同时,上海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瓶颈。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目前在上海的新兴产业中,国企仍然占据较重要的位置,比如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等基本都是国企的天下。上海市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郑韶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靠创新驱动,但是上海推动科技创新的传统一直是优先支持国企,资金撒了胡椒面,效果并不明显。马静表示,上海相对于周边城市,民企比例“现在看起来相对比较低”,上海发展新兴产业,应鼓励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激发新兴产业的活力。
怎样吸引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进入上海新兴产业领域?马静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加快吸引一批国内外优势企业落户,争取跨国公司在沪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先进制造基地,继续支持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沪参与开放式重组,整合和盘活现有产业资源,并将进一步扶持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发展。
没有好的商业模式也是制约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中国新兴产业要快速发展,需要银行、风险资金以及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参与,帮助企业突破难关,寻找良好的商业模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顾问梁丹表示,未来3个月,将针对部分政府、企业以及协会进行调研,让国内外知名公司和金融机构深入了解上海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共同探索出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