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肉菜追溯体系将全面投运

当制馒头的工人不吃自己做的馒头,当餐馆里的厨师不吃自己炒的菜,当奶厂的员工不喝本厂的牛奶时,吃的安全,吃的放心便成了老百姓最大的民生和心愿。菜肉流通追溯系统,是“一切美好”的开端。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是综合运用物联网现代信息技术,该体系在市区全部大型批发市场、大中型连锁超市和机械化定点屠宰厂,以及不少于50%的标准化菜市场和部分团体采购单位,实行市场准入机制,所有经营者实行实名登记备案,实现“交易信息化、台账电子化、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目标。
当前,备受市民关注的肉菜追溯体系在我市运行已经进入倒计时。肉菜追溯体系目前已完成了市级管理平台和流通节点子系统的软件研发,现在已开始对节点企业进行动员和培训工作。10月份,我市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将迎接商务部验收。肉菜追溯体系运行后,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市级管理平台,在第一时间锁定源头、追踪流向。
“目前,我市肉菜追溯体系进展顺利,已完成招标工作,完成了市级管理平台和流通节点子系统的软件开发以及节点企业动员和培训工作,10月份,我市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将迎接商务部验收。市商务局商品流通监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将在西站果菜批发市场、东部定点屠宰场、张掖路标准化菜市场及华润万佳超市等部分菜市场、定点屠宰场和超市共10余家流通节点企业先行试点,具备合成完整追溯链条能力后,全市将逐步推行肉菜追溯系统。
肉菜追溯体系正式运行后,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市级管理平台,在第一时间锁定源头、追踪流向。我市还对审核清理定点屠宰企业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对审核清理达标企业,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肉品质量安全保障;对改造任务未完成的企业,搞好跟踪服务和督促检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后续审核清理工作。并将对肉品经营者进行备案,实行持卡交易,落实肉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目标,建立电子化监管新模式。同时,兰州市要求各县区按照追溯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探索商务、财政、农牧、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联合执法、监管的新路子,实现纸质索证索票向电子化索证索票的转变,达到全方位、全流程、各部门准确、及时、有效的监管新格局。
商家:
对可操作性存疑虑
肉菜追溯体系是政府部门监管方式的创新,那么在商家眼里,肉菜追溯体系是不是也一样备受欢迎呢?对此,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部分肉菜市场负责人和商贩。
“系统是很好的,效果应该也不错,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来说,更容易做到心中有数。”张掖路菜市场经理李卫玲这样评价肉菜追溯体系。她认为,追溯体系是通过IC卡、电子溯源秤和无线局域网,使定点屠宰、批发、零售、集团消费等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从而反映产品的所有信息。对市场管理者来说,是对市场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保障,对经营户来说,也能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前期对菜贩的摸底情况来看,菜贩对这套系统能够起到的作用也很期待。”对于肉菜追溯的态度,李卫玲表示很愿意接受。
然而,肉菜追溯体系能否切实运行,设备的可操作性强不强?这也成为部分市场管理者和经营户担心的问题。“听说操作比起现在用的电子秤来说复杂得多,我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系统上了我操作得不好会不会影响我的买卖。”在菜市场里卖肉的老张担心他“玩儿不转”肉菜追溯系统。相对老张而言,某菜市场管理者则更担心肉菜追溯体系能否切实运行,他希望,追溯体系不是走过场,每个环节、每个责任人都能长期落实工作。
市民:
源头把关更放心
“能查到总是好的,会安心些。”总在担心吃到不健康食物的李沐得知我市将推行“肉菜追溯”后,她感到高兴。她认为,有据可查能让消费者心中有底,是件好事。肉菜追溯有助于食品安全问题在产生初期被迅速发现、控制。李沐认为,职能部门在此基础上排查,能更清楚地知道具体流通链在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也更能及时处理。
“溯源很好,但对于出现问题的环节我认为更应该打得它再也爬不起来。”李沐告诉记者,让肉菜追溯作用发挥到最好的前提是有关部门对市民溯源查询结果的尊重和及时介入,同时还必须对问题环节施以重拳,要明确具体的处理追责部门,细化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范围,严厉打击食品问题,把涉及违法的企业逐出食品生产业,食品才能真的安全。
相关链接
什么是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
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是国家商务部的“一号工程”,是为解决肉类蔬菜流通来源追溯难、去向查证难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肉菜流通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增强我国肉类蔬菜质量安全和供应保障能力而在全国开展的试点工程。我市2011年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结合兰州实际,试点工作主要是综合运用物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在市区批发市场、大中型超市、定点屠宰厂以及部分标准化菜市场和团体采购单位建设追溯系统,实行市场准入,所有肉菜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使用IC卡、溯源秤交易并上传交易信息,打印交易小票,凭票追溯。
肉类流通追溯流程从屠宰环节开始,生猪和牛羊在屠宰前后分别对产地来源和检疫、检验信息进行登记;肉品进入批发、零售环节通过IC卡、溯源秤交易,打印交易小票。
蔬菜流通追溯流程从批发环节开始,蔬菜进入批发市场首先对蔬菜产地来源和检测信息进行登记,批发、零售环节通过IC卡、溯源秤交易,打印交易小票。
消费者可凭小票的追溯码,通过网络、电话、手机和查询机等多种方式,依次查找到肉菜的零售商、批发商、屠宰企业、肉菜来源地等信息;肉菜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市级管理平台,在第一时间锁定源头、追踪流向,依法处置,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目标。
记者感言
要追溯更要问责
肉菜追溯体系给我们的食品带上了身份证,绝对是好事一桩。这一体系将形成我市肉类蔬菜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信息链条,从而让食品的“身世”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吃得更放心、更健康。
从问题食品追溯到运输、加工、存储甚至生产企业,问题产品流通链条会被锁定。在为肉菜追溯体系拍手称赞的同时,笔者也隐隐担扰着——“溯食品之源”究竟能不能给久被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我们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及时处理”是让“肉菜追溯”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发挥实效的根本。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市民溯源查询结果的尊重和及时介入。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打击制度,找出的问题链条由谁来排查?由谁来处理?如何处理?处理力度是什么?笔者认为,在溯源基础上,食品问题打击力度应该加强,把涉及违法的企业逐出食品生产业,食品才能真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