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移动支付将大规模落地

移动支付将大规模落地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在2013年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了中国移动即将商用推出的“手机钱包”,并与中国银联实现可信服务管理平台的对接。

    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产品将于3月在全国推广,并优先布局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四个重点地区。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光大银行等将成为第一批合作发卡银行。

    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在2012年年中达成战略合作框架,约定在产品研发、技术标准、受理环境建设、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此次双方联合发布合作的产品可在手机SIM卡中加载符合PBOC2.0标准的银行卡。用户只需持有符合中国移动规范的NFC手机和NFC-SIM卡,通过中国移动手机钱包客户端下载银行卡,便可在具备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上“刷”手机付款。

    目前,中国银联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120万台非接终端的改造,聚合了受理网络、商户和持卡人等资源;中国移动也计划在2013年销售千万级规模的NFC手机,整合手机厂商、芯片厂商等产业链上下游。

    双方平台的对接,为移动支付“落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13年1月,双方的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已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了互联互通技术验证测试,在国内率先实现了TSM平台的跨行业对接,使双方TSM平台具备了合作发卡的条件。

    TSM是基于“一卡多应用”技术建立起来的空中发卡和管理体系。通过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的TSM平台,中国移动用户可以通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通信技术)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将银行IC卡信息安全下载到SIM卡中,实现“空中申领”金融IC卡,然后就可以使用NFC手机在贴有银联标识的非接POS(消费终端)上完成消费。

    基于智能卡的移动支付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支持“多应用”。未来,随着各类“卡”通过TSM平台发行,有望为用户的钱包“瘦身”,在SIM卡中将金融IC卡与门禁卡、公交卡、优惠券、电子票等各类应用集成,并通过一部NFC手机,安全、方便、快捷地在各个场所出入和消费,既方便用户携带、使用,又便于发卡和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社会综合成本。

    2013年,中国移动将发行可存储数十张电子卡应用的NFC SIM卡,并已与部分学校、企业及20多个城市的公交地铁管理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中国移动正与法国电信、韩国KT等国际运营商进行NFC国际漫游合作洽谈,推动全球NFC应用的实施。

    在NFC全球大规模落地之时,基于手机移动应用的另一热门——移动优惠券兑换也突破了最后障碍。

    奥地利微电子公司与Mobeam宣布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加速提升智能手机条形码内容传输的性能,使所有销售点的终端(POS)激光扫描仪都能读取智能手机中的条形码。得益于此次合作,手机制造商将能够全面支持使用条形码的移动商务应用,例如领券、贵宾卡、礼品卡和门票。对于零售业者来说,这意味着手工分捡纸质优惠券以及等待数月获得报销的终结,使手机制造商克服了移动优惠券兑换的最后一个。

[上一个资讯]:投资7.2亿:四川联通加大信...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LG收购惠普WebOS系统 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