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电业局踏准节奏绘就“十二五”电网发展蓝图
新华网浙江频道2月15日电(记者胡作华)“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明确了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配套推出了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产业集聚区、中心镇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金华电业局踏准地方经济发展节奏,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紧紧围绕浙中城市群新布局描绘“十二五”电网发展蓝图。“十二五”期间,金华电网计划投资约160亿元打造坚强智能电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支撑。
集聚优势再出发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宋代诗人李清照的诗句生动概括了金华在浙江中西部的地位和优势。金华历来就是浙江中西部的商业重镇和物流枢纽,现在这里又成了浙中地区的商业高地。
“十一五”期间,金华市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导地位不动摇,全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工业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作为能源基础设施的电网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金华电业局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拓展视野、超前谋划、科学调配,积极主动盯跑项目,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竭尽全力建设坚强可靠电网。通过多年投资建设,金华电网日趋扩大,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电网为核心,以220千伏、110千伏为骨干的网架结构,为“十二五”电网发展夯实了基础。
随着金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全面推进,夯实基础、蓄积后劲,集聚优势再出发已经成为金华电业局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谋划电网新格局
依据“十二五”规划思路,金华市部署了“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方向,深入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将浙中城市群打造成为浙江经济重要增长极。中国总部经济中心正在义乌、永康加紧建设,金华市新一轮大发展即将拉开帷幕,经济增速可能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根据预测,金华“十二五”期间电力电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5年全市最高负荷和用电量将分别达到665万—715万千瓦、363亿—410亿千瓦时。
为适应金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金华电业局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以“500千伏电网为核心,优化调整220千伏主网架结构”为电网发展目标,支撑浙中城市群经济发展。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金华电网计划完成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投资约160亿元,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座(吴宁和永康)、扩建1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400万千伏安、线路521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站9座、扩建8座,新增容量480万千伏安、线路585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站42座、扩建14 座,新增容量568万千伏安、线路823公里。“十二五”末,全网将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所197座,变电容量4603万千伏安、线路7066公里。
电网迈向智能化
“‘十二五’期间,金华电网将继续加大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新能源的应用力度,推广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全寿命周期管理、电网节能等技术,支持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该局负责人介绍。
金华电网着眼于今后5年乃至2020年的金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以及通信信息等七个环节的发展路线,形成了“规划试点、全面建设、引领提升”的三个发展战略阶段,切实推进金华电网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以超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体现金华特色的智能电网。
展望5年后的金华电网,特高压直流浙西站将建成,智能变电站得到全面建设,输电环节关键技术和装备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风电、生物质能气化直燃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清洁绿色能源得到进一步推动,智能用电体系基本建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覆盖率达100%,电动乘用车充电系统网络基本形成……
金华“十二五”电网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发展的各项指标也已明确。金华电业局将对照目标、细化安排、加快落实,以规划为指导、计划为管控,持续深入推进“十二五”电网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