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新趋势:手机变身POS机
事实上,自手机支付开始宣传到市场应用,一直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由于消费观念、使用习惯及信息安全等问题,并没有足够多的商户来构建移动支付生态圈,致使手机支付发展缓慢。
去年9月,谷歌发布了移动支付服务谷歌钱包,基于NFC?穴近场通信技术?雪绑定信用卡。具有NFC功能的Android手机安装谷歌钱包应用后,绑定信用卡,在支付时只需将手机轻触,兼容NFC技术的支付终端便可完成支付。但谷歌钱包的发展比预期慢很多。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正考虑对这一部门进行调整,该业务的两名经理也已离开谷歌。
对于移动支付的未来前景,Paypal持乐观态度。Paypal中国中小企业部总经理冯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移动支付渐成趋势,特别对中小电商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冯铮认为,现在外贸电子商务正处在变革时代,移动化、本地化、数字化、社交化四大趋势正改变着大众的消费行为,用手机链接线上线下生活变得更普遍,预示着手机支付将出现爆炸性增长。
国际审计巨头毕马威的调查显示,到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总额将超过9000亿美元。换言之,接下来的3年,移动支付将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潜在的商业价值不仅吸引了第三方支付厂商的关注,更引来银行和移动运营商的逐鹿。
据了解,银行目前主推“手机银行”模式,实质是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支付账号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手机WAP上网等移动通信技术传递交易信息;而移动运营商推出的“手机钱包”,则是用户预存费用,使用时从账户中支付,或者运营商通过SIM卡直接从话费中扣除,但这种交易额受限于用户“话费总额”,并不适用于大额消费。
截至目前,已有101家企业获得了央行颁布的支付许可。针对手机支付市场的建立,不同厂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主推个人应用驱动的支付企业正在跑马圈地,支付宝启动物流POS战略,投入6万台支付宝POS,完善COD体系;财付通宣布升级“微支付”业务体系,逐步覆盖腾讯旗下的游戏、开放平台、QQ视频、电子图书等数字娱乐场景。而着力于企业商户应用的快钱则推出“快刷”业务,实现Square类产品在国内的首家商业应用。
此外,支付的安全性一直是外界所关注的一大焦点。商务部最新消息,移动支付标准已经完成送审稿,有望在年内发布。有了政府部门的支持,移动支付产业或将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