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城市”扬州论道
作为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建设将是扬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昨天,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咨询会在扬召开,百余位IT专家学者、企业精英云集扬州,纵论智慧城市现状与发展新趋势,共绘智慧城市发展宏图。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到会并讲话。市委书记王燕文致辞,市长谢正义代表扬州作了主题报告。
此次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咨询会以“迎接机遇与挑战,科技引领城市创新发展”为主题,国内百余位IT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围绕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创新在发展智慧城市中的引领作用等展开讨论。
曹健林在讲话中说,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计划正式起步。智慧城市是实现城市资源管理分配和利用的最有效途径,是实现城市管理精确高效、城市服务即时便捷、城市运行安全可靠、城市经济智能绿色、城市生活安全舒适的首选解决方案。智慧城市的运用,涉及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解决交通、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必然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对扬州这样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渊源的城市来讲,“智慧城市”必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抓手。
曹卫星在讲话中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积极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应运而生,使城市发展更加低碳、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城市生活更加便捷、城市社会更加和谐。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对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扬州着力推进高速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不断拓展信息化应用,在智能电网、智能楼宇、智能交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扬州进一步创新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关心和支持下,把扬州建设成为智能产业发达、智能政府高效、智能服务便民、智能城市宜居、智能交通完备、智能人文彰显的智慧城市。
王燕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说,建设智慧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打造幸福民生的现实需要,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以转型发展为要、以服务民生为本,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创成了全国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和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又倾力打造“数字扬州”,探索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扬州模式”,先后跻身全国中小城市信息化10强、中国大中城市信息化50强,探索出一条契合扬州城市特色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之路,为建设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燕文说,扬州已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目标,出台了“智慧扬州行动计划”,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被列为国家电网2011年三大示范工程之一。当前,我市正围绕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在经济发展、政务服务等5个核心领域实施7项智慧计划及28个智能化项目,努力争创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扬州打造成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区、智慧产业的集聚区和智慧项目的试验区。王燕文表示,本次会议一定会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将为扬州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经验和启示。扬州将努力建成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典范,让城市更智慧,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会上,谢正义代表扬州作了《积极探索 务实推进走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富有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之路》主题报告。谢正义说,过去十年,扬州作为全国首批信息化试点城市,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新的发展阶段扬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应当是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当服从城市经济发展长远战略、阶段性目标和民生幸福的要求;应当立足自身实际,富有自身特色。扬州将全力以赴,狠抓关键,切实做好“智慧城市”试点的组织和保障工作,积极而务实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等专家学者分别进行发言。深圳、武汉等城市,神州数码集团、金蝶软件、南京联创等企业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科技部计划司副司长刘敏、高新司副司长杨咸武、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奇,市领导王康华、闻道才、朱正海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