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导航赵卓然:4S店正在享受车联网机遇
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出台治堵方案,每年仅发放24万张牌照。在新政的刺激下,目前一些经销商正在策划、研究将单一品牌4S店与京城较大的经销商集团合作非让问题,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一些信心不足的经销商正在压缩人员、经费和经营网点,以保存实力寻找机会。长期存在迷惑的整车4S店经营模式在汽车消费政策的刺激下,转型在即。部分经销商将发力点指向了售后方面,将推出各种形式的售后服务来扩大客户保有量,面临4S扩大售后的市场机遇,汽车电子生产企业如何把握机遇,我们邀请了赛格导航解读AVN营销中心总经理赵卓然谈谈专车专供与4S店机遇....
慧聪网:限购令的出台,让国内的汽车形势更加不明朗,据估计,北京一半的4S店会倒闭,那么什么样的4S店能够生存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电子行业能给4s店提供怎样的增值点?借力汽车电子 的4S店是否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赵总:有的是倒闭,有的是车厂销售网络缩减、合并、撤销。只有优质的4S店能避免被调整。这个"优质"除了常规的面积、形象、专业度等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日常销量以及给车厂带来的综合价值,能否保存下来,有时候还要受车厂的整体布局调整影响。
这种情况下,不言自喻,保留下来的4S店除在内部自身挖潜外,当然会在汽车后市场产品上做更大的关注和投入。
汽车电子,带给4S店的是"增量",是有益补充,是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产品线、进一步锁定客户、提升利润率、提升利润额的有力工具。
借力汽车电子、甚至汽车用品,势必拓宽了4S店的利润来源--所谓"开源";许多行业内的终端零售店面也在关注,4S店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和范围上在和汽车用品终端店面"争食",毕竟相比汽车用品终端零售店面,4S店处于更有优势的上游。
慧聪网:目前整车的电子配置整体趋向高而多,为了应对整车中电子设备逐渐增多的趋势,比如之前16万多的车很少配有一键启动,之前10万左右的车也很少配有导航车机,现在一些自主品牌的10左右车型也开始讲究整车的电子设备,这意味着整车对汽车电子后装产品的要求也在提升,咱们汽车电子后装厂商要进入4S店渠道也必须在产品上引导4S店的需求,请问贵公司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怎么应对4S店?
赵总:整车配置的升级也是车企之间竞争使然,也是自身提升的需要,这虽然会影响到后装的份额,但从某个程度上,进一步对4S店、消费者进行了普及教育,由此,汽车电子产品更加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热点。
赛格导航经过近两年在车机领域的摸索,在2011年正式发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产品开发方面,因为产品是基础,一切的营销、推广都要围绕着产品来进行。
经过近两年的储备,赛格导航专职负责车机的技术人员就达100多名,其中就有4S店专项小组。为了配合公司整体规划,至今年年底,占地3万多平米新生产车间将投入使用。
在售后方面,我们通过自身资源结合渠道运营商资源的方式,全力做好及时、快捷、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截止今天,光我们自身到位的车机客服人员就达30多名了。
当然,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安防、定位领域,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在网用户已达50余万,在全国设有33个分公司,1000多个呼叫中心坐席。
主机和安防产品的结合体,赛格导航非常具有优势,也非常有信心。
慧聪网:很多人分析,在4S店不明朗的情况下,汽车电子进入4S店渠道会比较容易,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企业应具体什么样的优势才能把握住4S店转型的机遇?
赵总:我不认为是容易或不容易的问题,而是性价比的问题。
前装要求高,合作磨合期长,索赔高;汽车用品终端渠道比较分散,投入大,竞争激烈,属于市场的"红海";相比较而言,4S店是性价比最高的渠道。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4S店需要什么就照着这个标准去做,甚至超出4S店期望,销售、技术、送货、售后、促销、多套销售方案等"无忧销售",当然这些工作基本都是要靠当地的运营商来操作,厂家直接操作会有,但很少。
厂家要做的,就是为运营商做好各项后台支撑,比如专项产品、专项专业团队等方面全力解决运营商的后顾之忧--当然,这是个系统工程。
慧聪网:在车联网满天飞的今天,4S店该如何做才能和车联网的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加强自身在业内的地位呢?
赵总:在和车联网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过程,4S店仍然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4S店正在充分利用并享受这种优势和机会。
和去年特别是前年相比,感觉4S店在采购汽车后市场产品的过程中,更理性了很多,不再一味漫天要价、砍价、要账期等,而是更加关注企业实力、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关键因素。我感觉这是一种理性回归,有利于汽车后市场行业走向规范。
关于加强在业内地位,一定要选择车联网上下游企业中综合情况领先的品牌,因为毕竟领先自有其道理,在和一流厂家合作的过程中,自然会提升自身影响力和地位,会产生聚集作用;不要贪图眼前的账期、价格、返点等表面的利益,避免因选择不慎影响自身品牌。
当然,练好内功才是最重要的,"种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慧聪网:限购令的出台,让国内的汽车形势更加不明朗,据估计,北京一半的4S店会倒闭,那么什么样的4S店能够生存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电子行业能给4s店提供怎样的增值点?借力汽车电子 的4S店是否有更好的生存空间?
赵总:有的是倒闭,有的是车厂销售网络缩减、合并、撤销。只有优质的4S店能避免被调整。这个"优质"除了常规的面积、形象、专业度等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日常销量以及给车厂带来的综合价值,能否保存下来,有时候还要受车厂的整体布局调整影响。
这种情况下,不言自喻,保留下来的4S店除在内部自身挖潜外,当然会在汽车后市场产品上做更大的关注和投入。
汽车电子,带给4S店的是"增量",是有益补充,是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产品线、进一步锁定客户、提升利润率、提升利润额的有力工具。
借力汽车电子、甚至汽车用品,势必拓宽了4S店的利润来源--所谓"开源";许多行业内的终端零售店面也在关注,4S店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和范围上在和汽车用品终端店面"争食",毕竟相比汽车用品终端零售店面,4S店处于更有优势的上游。
慧聪网:目前整车的电子配置整体趋向高而多,为了应对整车中电子设备逐渐增多的趋势,比如之前16万多的车很少配有一键启动,之前10万左右的车也很少配有导航车机,现在一些自主品牌的10左右车型也开始讲究整车的电子设备,这意味着整车对汽车电子后装产品的要求也在提升,咱们汽车电子后装厂商要进入4S店渠道也必须在产品上引导4S店的需求,请问贵公司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怎么应对4S店?
赵总:整车配置的升级也是车企之间竞争使然,也是自身提升的需要,这虽然会影响到后装的份额,但从某个程度上,进一步对4S店、消费者进行了普及教育,由此,汽车电子产品更加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热点。
赛格导航经过近两年在车机领域的摸索,在2011年正式发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产品开发方面,因为产品是基础,一切的营销、推广都要围绕着产品来进行。
经过近两年的储备,赛格导航专职负责车机的技术人员就达100多名,其中就有4S店专项小组。为了配合公司整体规划,至今年年底,占地3万多平米新生产车间将投入使用。
在售后方面,我们通过自身资源结合渠道运营商资源的方式,全力做好及时、快捷、全方位的服务工作,截止今天,光我们自身到位的车机客服人员就达30多名了。
当然,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安防、定位领域,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在网用户已达50余万,在全国设有33个分公司,1000多个呼叫中心坐席。
主机和安防产品的结合体,赛格导航非常具有优势,也非常有信心。
慧聪网:很多人分析,在4S店不明朗的情况下,汽车电子进入4S店渠道会比较容易,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认为企业应具体什么样的优势才能把握住4S店转型的机遇?
赵总:我不认为是容易或不容易的问题,而是性价比的问题。
前装要求高,合作磨合期长,索赔高;汽车用品终端渠道比较分散,投入大,竞争激烈,属于市场的"红海";相比较而言,4S店是性价比最高的渠道。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4S店需要什么就照着这个标准去做,甚至超出4S店期望,销售、技术、送货、售后、促销、多套销售方案等"无忧销售",当然这些工作基本都是要靠当地的运营商来操作,厂家直接操作会有,但很少。
厂家要做的,就是为运营商做好各项后台支撑,比如专项产品、专项专业团队等方面全力解决运营商的后顾之忧--当然,这是个系统工程。
慧聪网:在车联网满天飞的今天,4S店该如何做才能和车联网的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加强自身在业内的地位呢?
赵总:在和车联网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过程,4S店仍然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4S店正在充分利用并享受这种优势和机会。
和去年特别是前年相比,感觉4S店在采购汽车后市场产品的过程中,更理性了很多,不再一味漫天要价、砍价、要账期等,而是更加关注企业实力、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关键因素。我感觉这是一种理性回归,有利于汽车后市场行业走向规范。
关于加强在业内地位,一定要选择车联网上下游企业中综合情况领先的品牌,因为毕竟领先自有其道理,在和一流厂家合作的过程中,自然会提升自身影响力和地位,会产生聚集作用;不要贪图眼前的账期、价格、返点等表面的利益,避免因选择不慎影响自身品牌。
当然,练好内功才是最重要的,"种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