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成都移动助力打造城乡智慧生活

成都移动助力打造城乡智慧生活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作为成都地区用户最多、实力最强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近年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助力灾后重建,履行社会责任,为实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通信枢纽建设目标,和助力成都实现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历史跨越不断添砖加瓦。

  就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10月23日凌晨,中国移动四川成都分公司在东区音乐公园开通了中西部地区首个4G基站,成为中西部首个迈入4G时代的城市,由此拉开了4G移动通信新时代的序幕。作为成都通信服务的主力军,成都移动从成立至今,始终以打造精品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通信服务为目标,在用户数和业务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保证通信质量的稳步提升。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成都移动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推进2G网络质量提升,加快3G建设,增加WIFI热点覆盖,开展4G网络试点,持续完善城市应急通信保障,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一张覆盖广、质量优、信息化的优质通信网络,也为成都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移动互联网影响并深刻改变社会生活的今天,以信息化推动和创新城市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清晰的发展趋势。作为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无线成都项目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数字民生工程,国家级通信枢纽建设中的3大工程之一,国台办、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无线城市”之一。近年来,成都移动通过大力开展移动互联网、无线城市和物联网建设,全力打造 “无线成都”、“智能田园”,已在多领域、多行业实现了“无线城市”的应用。未来,随着移动4G网络的开通运营,无线成都必将焕发出新的魅力,让我们的城市更现代、更智能,让成都人的生活变得更“智由智在”!

  扎实推进

  打造精品网络


  对移动通信行业来说,一张优质的网络是生命,是根本。无论是市民生活、经济发展、政府政务,还是抢险救灾,都离不开现代移动通信网络。5年来,成都移动把建设精品网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覆盖质量。

  从2008年启动灾后重建和城区网络“无盲点工程”、2009年成都市800兆应急指挥通信系统项目开启和第一个3G网络商用、2010年“卓越128”网络跨越工程、2011年的郊县网络全面升级,到2012年开展的“创先争优”网络大会战,成都移动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扎实推进成都地区移动通信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覆盖不断完善,技术不断升级。

  目前,成都移动基站总数突破1.3万个,对全市所有村一级行政区域形成了无缝覆盖,通话接通率超过99%,网络质量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同时,自2008年正式启动TD—SCDMA网络建设以来,成都移动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地推进3G网络的发展和运营,持续加强网络建设与优化,截至目前,已经建立了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用户最多的3G网络。

  自2010年开始,成都移动还大力开展WIFI网络覆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已经在全市机场、人员密集区、70多所高校范围内实现了对50多万师生的深度覆盖,并且还在不断扩展覆盖区域。这些网络以其优质的覆盖、高速的体验和低廉的费用,广受市民的欢迎,得到了市民和政府部门的充分信任,为提升成都的城市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了一个过硬的指标。

  无线政务

  助推科学管理


  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北改”工程是我市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为保证“北改”工程的顺利开展,成都移动对相关辖区政府及下属街道办、社区和各类公益便民区域提供无线网络接入,通过开展的“警务通”、“城管通”等无线政务项目,将权威的政府公示公告、政务新闻、办事指南、便民问答等政府政务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市民通过手机、网络即可实现政务办理预约申请、进度查询、结果告知等,极大地方便了市民。通过这些基层党建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中央、省平台和市平台的三级联动,可以将各级组织的安排及政策瞬间传达到全市基层党员干部手机上。同时,基层党员干部也可以通过该平台第一时间向组织反映基层的声音,实现了各级党组织的高效信息沟通。

  目前,“无线城市”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在全市警务、城建、水务、食品安全等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城市政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安全和便利。

{$PAGE$}

  行业信息化

  提升资源效益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兴川战略决策,成都移动“无线城市”建设通过不断完善通信、信息和服务网络,推进信息资源与社会公共资源的无缝融合。在金融、交通等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实现了转型快跑,也提高了社会资源的运行效率。

  通过与金融行业的合作,无线城市帮助银行推出了大量新型业务,无线炒股、无线支付、无线缴费等等既给客户带来了便利,也促进了金融行业的信息化转型,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在无线城市的建设中,依托于无线网络平台,金融机构将自助服务设备布设到超市、小区,逐步改变了市民们的对金融服务的使用方式。

  基于无线城市的手机支付平台在成都具有良好基础,目前成都移动正在抓紧构建全新电子商务模式,打造“无线商城”,推动本地贸易、物流、零售业的发展。“无线城市”带动的行业信息化,已不仅仅限于某几个领域。通过建设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无线成都的建设过程也是现代服务集聚区域的信息网络完善的过程,它带动了宽带、软件、电子商务等产业的集群发展。以丰富的信息化应用、安全可靠的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企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无线城市优化了商务环境,实现了成都投资环境的提档升级。

  责任为先

  助力跨越发展


  2012年初,省政府提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宏伟目标,成都的这片热土之上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通信枢纽设施的建设是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石,为了配合这一兴川“一号工程”,成都移动依据已经勾勒出的蓝图,斥巨资搭建有线传输网络、有线宽带网络以及基础管网设施等,努力打造完善的通信网络构架。未来,在新区内的道路、商业区、工业园区、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成都移动将实现光缆、多层次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为新区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天府新区的建设描绘了四川经济发展的宏图,而“北城改造”则更联系到千千万万成都百姓的切身感受。作为目前成都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北改”中涉及成都移动进行通信保障的基站有1200余个,涉及改造的传输光缆423皮长公里,管道203管程公里,作为“北改”工程中通信保障的排头兵,成都移动表现出了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把“北改”通信保障工程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组织,有力地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改造所涉及周边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同步对区域内的网络开展全面优化和技术升级,确保“北改”区域的网络质量稳定提升。

  智慧民生

  畅享便利生活


  “无线城市”不仅仅覆盖了社会的公共空间,也进入了普通成都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快捷地、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娱乐、生活、学习、工作尽在“掌”控。

  前不久,市政府推出了在二、三环区间实行“免费公交”的重大惠民举措,让许多市民切实享受到了“绿色出行”带来的便利。成都移动适时与公交公司合作,为公交车安装了GPS模块,通过信息中心的电子地图,调度人员可以根据车况、交通情况等智能调整运行情况。除了全面监控,公交智能调度系统还设置了多项附加功能。该系统投入使用后,调度中心可以随时全面掌握整个公交的运行情况。让“免费公交”这个便民措施执行得更加切实到位。

  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从去年8月份起,成都移动已率先接入天网图像3G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数十个点位的天网路况监控视频内容已全部接入“无线成都”平台,全面覆盖了城区一、二环主要拥堵路段和部分三环及以外路段,市民出行时打开手机就可轻松查询道路实况视频。

  手机购电影票“提前定位、不用排队、价格优惠”,目前,已经有19万张电影票通过WEB、WAP和无线成都手机客户端三种方式销售出去,实现了从选电影到选定场次、座位的手机全自主购票流程。截至目前,手机购票已经覆盖了成都90%以上的电影院,为市民文化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掌上赏唐彩宋瓷,家中阅上下千年”。8月17日,省博物院与成都移动举行战略签约,双方将依托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掌上博物馆和校园创意文化大赛等方面进行广泛和深入合作,以带动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通过使用中国移动手机客户端,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浏览省博物院所有场馆26万余件馆藏文物的文字、图片、语音及视频信息,实现语音导览、360度全方位观赏文物。

  近几年来,成都移动一直积极推动包括手机掌上博物馆在内的各项信息化应用,积极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在无线政务、无线民生、行业信息化等方面亮点迭出。在提供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连接和丰富的应用服务的同时,也助推了政府管理效率的提升,丰富了市民的文化业余生活。

  随着首个TD-LTE基站在成都建成开通以及4G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4G时代下的无线成都将迎来新的跨越和发展。未来,成都移动将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以规模亮点应用满足政府、集团和个人信息化需求,形成一套上规模、有特色、效率高的综合信息化应用平台。未来的成都,将因“无线城市”而成为“智慧蓉城”。

[上一个资讯]:云计算或将带来第四次工业...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王柯敏:全面深入推进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