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打造“智造基地”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新兴产业为晋江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图为晋江邓禄普太古飞机轮胎有限公司车间)
18日,晋江百个“二次创业”重大项目开(竣)工,50个招商项目签约。陆地港(二期)、恒安纸业(四期)、金保利太阳能电池(四 期)、福建省物联网(晋江)基地……本次开(竣)工及签约的项目中,既有运动鞋服、纸品制造等传统产业,也有信息技术、绿色能源等高端产业。
项目的建成,将加快晋江产业升级步伐,助力晋江打造“智造基地”。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晋江主动求变,蓄势突破,实现换挡提速:一 方面积极引导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现代管理和资源整合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光电、物流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整修 完善传统产业这台“主引擎”的同时,晋江正努力打造光电产业等“新引擎”,这里的产业正日益高端化。
传统产业谋划升级
人才助力产业高端化
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一样可以制造出高端产品。恒安、安踏、利郎、三六一度……作为传统产业的代表,它们通过加强自主创新、引进高端设备、培养高级人才等,顺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今年4月4日,省长苏树林批示:“安踏是中国运动鞋市场的风向标,要继续发展霸主地位,必须要转型升级。可喜的是,安踏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业 内相关专家也认为:安踏之路不仅是福建省民营经济中劳动密集型企业成功转型的范本,而且是未来中国民营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的可鉴之道。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军,安踏不断加强内部设计及研发能力,他们的设计团队除来自中国大陆之外,还来自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等世界各地,并 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建立了联合研发机构。为提升产品差异化及功能,杜邦、3M及Outlast Technologies公司的先进技术也被应用到安踏产品上。技术的升级使得安踏的产品继续于高端市场独领风骚。
华泰集团则是晋江传统产业成功升级的另一代表。几年前,当陶板还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新生儿”时,华泰集团董事长吴国良敏锐地意识到陶板的优越 性,主动升级,该公司因此成功实现了从传统陶瓷制造商向高科技建筑陶瓷企业的华丽转身。如今,该公司的TOB陶板已成为当之无愧的陶板行业领军品牌。
龙头企业率先升级,必将带动行业集群发展。TOB陶板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福建陶板板块的形成,更催生了晋江“陶板军团”的确立。
产业日趋高端化,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除了向外引进高端人才,校企合作成为多数晋江企业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安踏班”、“特步班”……品牌企业纷纷在高等院校开设自己的人才培养班。
此外,不少企业还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到公司开展各类培训和讲座,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员工的基本素质。也有一些企业通过建立高端人才引进机制,把引进人才的视野拓展到国外。
不仅企业对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十分重视,政府也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近年来,晋江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仅成立全国首个县级博士后工作站,还先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举办了七期企业总裁研修班。去年还出台了全省县级单位中覆盖面最广、优惠力度最大的人才政策。
今年来,更是启动了与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共创省市人才服务合作示范区的计划、举办了“中国?福建海外人才创业周”晋江专场对接活动、设立了纺织服装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晋江市公务员局副局长洪荣塔告诉记者,这3个项目在全省各县市中均属首开先河。
前不久,全省首个由博士人才组成的社会团体―――晋江博士协会也隆重成立,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表示,晋江博士协会的成立,是晋江在建设人才强市征途上迈出的重大步伐,必将为晋江人才事业的发展写下华丽篇章。
着力引入高端产业
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晋江把发展装备制造、航空零部件修造、高端印刷、光电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仅光电产业,晋江就先后 引进金保利能源、冠科电子、晶蓝光电等龙头项目,并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新跃升发展蓄势。
作为泉州出口加工区引进的航空修造项目,晋江邓禄普太古飞机轮胎有限公司及晋江太古势必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展。 今年1-9月份,晋江邓禄普太古飞机轮胎有限公司共计维修轮胎6500条,比增106.35%,销售新轮胎8500条,比增25%;晋江太古势必锐复合材 料有限公司员工人数增加近一倍,其中绝大多数员工被输送至国外接受行业专业技术培训,为晋江市航空修造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为进一步扩充产能,金保利则上马500MW太阳能电池项目,此举不仅能够推动晋江光伏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振兴晋江经济。
近年来,新兴产业的崛起,丰富了晋江的产业结构,也为晋江打造了崭新的经济增长极。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开花,更是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发展,使得晋江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都有了质的提升。(记者 巫舒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