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未来公交卡将有“智能”
记者获悉,市公交集团已经开始研究、实验在公交卡上加入统计功能。“以后,只要乘客带着公交IC卡上车,车上的感应装置就能进行扫描识别,同时搜集到这些相关的数据,而智能调度中心就能根据这些实时数据进行车辆调度和线路优化。”市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远期根据统计的数据还可以为特定范围的公交乘客定制个性化的公交服务。
装个芯片 搜集乘客信息
日前,出现这样一组画面:一辆公交车在水碾河和一环路东一段之间折返跑。在水碾河站,80名乘客开始上车,他们分别戴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队的挂牌,上车后,每个人都在刷卡机上刷卡。第二站来到一环路玉双路口北站,佩戴第一队挂牌的20名乘客下车,同时有20名挂着第五队挂牌的乘客上车。第三站、第四站、第五站……每站都有20名乘客上车和下车。公交车从府青路立交掉头后,又返回水碾河站,全程10个站点。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公交集团和大唐电信正共同研发公交客流统计双频卡,通过这张小小的卡片,系统就能轻松搜集到乘客的乘车信息,为公交调度和线路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我们做这个动态试验,就是为了测试感应器能否准确接收到双频卡的信号。”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张双频卡都有一个唯一编号,“所以我们就能将感应器接收到的信息与我们实际安排的乘客上下车情况进行对比。”
所谓双频卡就是在卡片嵌入两颗芯片,其中一颗和现有的公交IC卡一样,里面有充值付费的信息,“这颗芯片需要靠近刷卡机才能被读取,而另外一颗芯片则能通过感应器进行远程读取,只要卡片在车厢内,系统都能读取到相关信息。”该负责人说,乘客上车刷卡后,刷卡机就读取到乘客上车的信息,并通过3G网络将数据返回到公交集团智能调度中心。乘客下车后,安装在车后门的一组天线将再次扫描车内的公交卡信息,如果发现之前在车厢内的卡片不再在车上,系统就默认携带这些卡片的乘客已下车,数据也将同步传回中心。
“通过两次读取数据,就能明白在这个站点,上下车的乘客数量。”大唐电信总经理冯阳告诉记者,借助每张卡片的唯一编码,系统还能锁定分析每个乘客的乘车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搜集,从而反映公交车站的设置是否合理、公交线路的设置是否需要调整等信息。
统计数据 优化公交方案
“有了这个高频芯片,我们就能统计、记录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地点、转车等情况。”市公交集团董事长陈蛇表示,以这些数据为支撑,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某路公交车在某一个公交站点,基本上都没有人下车,那该公交路线就可以取消这个公交站点,节省时间。“如果某两个站点之间没有直达的公交车,但很多乘客都要通过中间一个站点转乘,那就可以开通直达两个站点的路线。”
此外,车内的感应器能感应到车内公交卡的情况,记录公交车的承载量,如果超出了规定的人数,车门就不能关上,以此来保证乘客的安全,行车的速度等。值得一提的是,经过长时间的数据统计,还可以知道某路公交车某个车站在各个时间等候乘车的市民的数据,“需要增开哪路车辆,或者需要定点定时调动附近的公交车来承载候车的市民,我们就可做到有据可依。”陈蛇表示,如果这项技术投入使用,为乘客定制公交车服务将成为可能。“比如每天下午春熙路到电子科大附近的人特别多,就可以在下午时候专门开公交车往返于春熙路和电子科大,让公交车成为"大型出租车"。”
陈蛇告诉记者,未来如果推行,市民也不需要全部更换公交卡,而是只需在旧公交卡上增加一个外壳加入高频芯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