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杭州工地的塔吊上装了“黑匣子” 物联网技术助力安全生产

杭州工地的塔吊上装了“黑匣子”物联网技术助力安全生产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安全生产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随着杭州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建设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安全生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安全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也变得日益迫切。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早在2006年,杭州就启动了建设工程数字安监系统的建设,在国内率先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域。

  目前,建设工地现场在线监控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管理系统等新的管理手段已经逐步投入使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建设工程的监管效果和监管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杭州工地的塔吊上都装了“黑匣子”

  从技术发展周期角度看,“物联网”还属于新生事物,其内涵仍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之中。就现阶段而言,“物联网”是一个未来“智慧化”发展的远景,它能够实现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何人与物进行信息交换和互动,使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

  那么在工地,物联网能做些什么呢?你看一下其中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就会一清二楚了。

  顾名思义,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监控的设施是那些工地上的塔吊。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的程刚介绍,在工地,塔吊是施工现场最大型的机械设备,在工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最为危险。

  从去年7月1日起,杭州工地里的塔吊驾驶室里都陆续装上了一个“黑匣子”,塔吊的吊臂等部位则装上了6个实时的数据采集器。工地有几台塔吊?回转半径是多少?额定载重是多少?实时载重是多少?作业区的风速是多少?是否会引起碰撞?是否违规操作?这些数据都能通过黑匣子远程高速传输到系统平台上。

  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工程管理人员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在办公室、家中、手机上,根据各自的权限实时查询,掌握塔吊运行状况。

  昨天,程刚向记者展示了这个平台。记者首先在平台上看到了一张杭州地图,不过和我们常见的地图不同,这张地图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黄色标志。程刚说,这些标志是通过GPS定位的各个工程安装的塔吊位置。

  每个塔吊都有一个专属编号,类似于我们的身份证。点击其中一个标志,你就能看到这台塔吊的详细信息,包括塔吊开、关机和工作时间、时段,塔机的实时载重、幅度、力矩、风速、提升高度和回转角度等。

  程刚说,这个系统有报警功能。当塔吊存在违章操作时,不但塔吊的驾驶室内会发出警报声,系统还能自动触发手机短信告知相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这样一来,就能将事故的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操作、管理人员,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

  此外,塔吊的运行数据还能在系统中积累,这样就方便了今后对每一台塔吊的安全运行做进一步统计和分析。

  转守为攻将“多拉快跑”消除在萌芽中

  其实,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只是杭州将物联网运用在建筑工地中项目之一。

  早在2006年,杭州就启动了建设工程数字安监系统的建设,也是国内率先在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领域开展信息化实践的城市。

  目前,市区内的各大建设工地也都已经开始实施“物联网”管理建设,重点推进实施现场在线监控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管理系统等应用,对施工现场作业面、塔吊等重要区域实行24小时监控。

  “系统的投入不大,但是效果很明显。”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的周永平副主任介绍,杭州的混凝土搅拌车都属于企业的自备车辆,每个企业都是自行将混凝土装罐到车上的。为了提高经济利益,很多企业都会出现故意超载、超速的现象,这甚至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低价竞争、“多拉快跑”的恶性循环。

  而相关部门要想监控和督查工地对超载、超速行为进行整改则异常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往往要等到出了事故以后才能反应过来,非常被动。

  2009年那一年,工程车更是安全事故频发,仅混凝土搅拌车就发生了25起事故,导致27人死亡。工程车甚至一度被杭州市民称为马路杀手。

  周永平说,建委曾因此做过统计调查,发现导致工程车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超速和超载。

  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管理系统实施后,效果显著。车辆一旦出现超载、超速现象,不但驾驶室会出现“滴滴”的报警声,超载超速的数据还会同步出现在平台上,自动发送短信到相关管理部门和工地负责人手上。

  去年杭州主城区,混凝土搅拌车导致的事故骤减到4起,其中没有一起是因为超载、超速引起的。

  现在,杭州主城区、余杭、滨江等地区的2700多辆混凝土车都已经纳入系统的监管中。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的书记徐胜介绍,他们将力争今年年底前,能将这个系统覆盖到富阳、淳安、桐庐等周边地区。

12
[上一个资讯]:物联网应用开发就像“堆积...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四川省三年内将培育千家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