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或用咪表对路边停车进行智能化管理
在小汽车在市民家庭中快速普及的背景下,禅城区今年8月编制完成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位的相关规划,此次两个规划一起推出,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上做好应对准备,改变管理相对滞后的局面。
据悉,该区初步计划在4年内建设48个公共停车场,多为立体或地下停车场,提供共计12881个车位。今年首先开建5个停车场,分别为市第一人民医院、区法院、中创大厦、佛山乐园、原禅城体育中心。其中,市一医院、区法院和中创大厦三个停车场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市一医院将建地下停车场,届时向公众开放。佛山乐园及原禅城体育中心停车场正在推进之中,将利用现有条件建设立体停车场。
在保证动态交通的情况下,该区今年将结合实际情况新增4466个路边停车位。该区负责人透露,将制定停车收费标准和办法,按照时间段、不同地段差别收费,通过成本经济杠杆作用,调节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停车周转率,促使停放需求趋于相对合理。
记者同时获悉,按照禅城区商业、交通状况以及道路条件,中心区或将划分为A、B两类,或采取咪表智能化管理实行差别配置策略,提高路内停车泊位的利用率、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停车管理水平及效率。
佛山市政府咨询专家、华中科技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邹志云对此表示,路边停车位属于城市道路资源,佛山在此前已经收回路内停车管理权,实现以民生补贴民生,今后通过不同类型路段的收费,用价格杠杆调控,引导市民在交通密集区域出行,应当尽量乘坐公共交通。
同时,他还建议,通过室内停车与路内停车收费的价格杠杆,引导市民将车辆从路内停放到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