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先立:智慧医疗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顾先立:各位领导大家中午好,我的题目是两方面,一个是我们公司大概情况,另外是我们在智慧医疗的研究的成果,比较的宏观一些。
中科创想智慧是在无锡的一家企业,依托了江苏省的产业布局,我们是中国物联网发展中心下面投资布局做咨询和规划的产业链的一个环节。如图,是我们大概的组织架构,主要是研究、规划、培训、研究,今天到这里来也是听演讲嘉宾说了,主要是来找合作的,移动医疗或者是智慧医疗发展得很好,单独靠一个企业做起来也很吃力,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的资源和大家进行对接。
如图,这是智慧医疗服务的链条,主要有这么多方面。基础是智慧城市的产业研究,下面有智慧城市的评测。另外图景规划和相关的展示和示范的建设,还有子系统的研究。另外是项目申报以及相关业务的运营,还有营销推广。有很多是比较大的,园区和智慧城市的,本身有很多行业的规划。医疗行业做了几个,一个是SBT做的,中国的移动医疗市场的咨询,另外给广州移动做了年度的医疗行业的市场的产业咨询。
我们也有比较产业的行业研究报告,相对来说也很受欢迎,我们在物联网的行业出版了最大的一本蓝皮书,深圳高交会也做了展示,也有培训和评测服务。
今天主要是想因为我们体系是在中科院体系下,他们有很多研发,他们在某些研发比较好,比如说顶层的芯片甚至还包括政府的申报,比如说想在江苏落地,这些方面是欢迎伙伴能够有一些互动,我们也乐意帮助他们,在一些顶层的科研技术和资本和江苏省落地,或者是政策的合作商乐意做一些促进的工作。
下面是我们在医疗行业的研究的成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医疗资源目前基本上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大部分的地区医疗资源比较贫乏,医患信息不对称,看病是无序的状况也是智慧医疗的机会。社会老龄化也已经严重,急需一些方便快捷的医疗的手段,继续医院的公众疾病预防医患服务以及远程医疗的形成一体化的智慧医疗的平台。
全国的医疗机构是很不均衡的,医院的效率是有待于提升的,2011年统计数和2010年比是有一些下降,这是医疗服务的复杂性。我们做了总结,目前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信息化的建设的速度逐年加快,对于信息化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的状况有这样的判断,一个是国家政策的层面对事情很重视,需要对更多的医院进行建设,第二中国的医院的信息化处于建设的阶段,医疗信息化的建设相对来说层面是很多东西需要发展和克服,比如说目前10%的医院单级应用,22%的医院技术融合医院,20%的医院是属于成熟阶段,成熟的医院很少,对移动医疗目前涉足只有5%左右,这是我们的研究的结果。
跟移动医疗有关市场规模,2011年25亿人民币左右,未来是11%到15%的增长,大多是信息发布类的,深入到信息医疗服务领域,各个企业家苦苦在寻找商业模式。医疗移动信息化和手机医疗市场,主要是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医患沟通,第二是简单的医疗保健知识的应用,第三是依托于手机医疗保健服务。我们预计未来1到3年医疗产业链会提供规模,目前手机终端进行监控的产品的种类比较少,但是发展前景很广泛。
如图,医疗信息化市场存在的问题,大型医院各成体系,妇幼保健医院本身不具备医疗信息化的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的能力,其实有很多社会化的服务平台的价格。本身有云计算和一些功能。第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和乡镇服务,它是需要与大医院建立完善的服务。
重大疾病的防止需要城市应急指挥一样,整体的应急调度,实时的监察和监督的机构,政府是需要以消费者为安全和可信赖的环境。从这些问题的反应上,我们的商机也比较多,比如说顶层的传感的技术和工具。第二像一些题干网和网络的节点。还有一些协同,包括智慧云计算、协同分析和上层的平台的工作。
商机,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的会诊将成为重点,像医疗服务的下沉,社区医疗的信息化,新农合的医疗,医疗系统的区域继承等等。医院是一致性向医疗病房个性化转变。我们也梳理了市场需要的系统支撑,不同的企业环境不一样,不向大家赘述了。
医院信息化和医疗信息化,我们看待市场的机会,连接方面的、共享方面的,展示方面的和服务方面。智慧医疗而言我们是有这样的理解,智慧医疗要全面提高医院基础设施的智慧化的程度。无处不在的信息的沟通,信息融合云计算等等,这些方面的技术是我们在物联网的产业集群中能够帮助大家整合的。我们有做监测的盒子,也有做底层芯片的,这些反应也欢迎有技术需求的企业跟我们对接。
下面是例子不展开了。最后有一些总结和建议,当前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标准的方面,缺乏硬件和软件的标准。
政策不利于移动医疗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远程的数据对保险公司和医院不太被认同,甚至跨医院间的数据无法互联互通。
移动医疗安全的问题也提到了,价格的问题也是比较大的问题,现在是高端人群比较多,如何实现更好的商业模式,储备到更好的发展大众,就医的方式,由于医疗的复杂性,远程的其他的手段获取的,不被医患双方所接受要有长期的过程。
还有合法性的问题。
我们的切入的商机也是研究机构,从医疗就诊维度是看准了就诊服务的流程,服务的就诊、接待、里面会有一些信息化的深入的延展,第二同医院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切入,这个里面从管理的需求的角度是这样的,横向是几个层面,一个是感知层,另外是连接层、网络层最上面是协同联动和深入的分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