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信息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信息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目前,51.27%的中国人口(约6.91亿人)居住在城镇。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宣布,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超50%,这样的速度远远超出了预期。按照“十二五”规划,原本是预期从2011年到201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在5年中增长4%,达到51.5%。

  将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趋势放入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中,可清晰地看到,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加完善和具有创新性。“智慧城市”正是这样因时因势、应运而生。

  用“智慧”点亮未来

  “智慧城市”是个非常年轻而新鲜的提法。这个概念源自于2009年1月28日,IBM的CEO彭明盛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将物与物通过互联网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融合。

  智慧城市的概念很快获得业界前瞻性人士的认可。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首要原因是目前全球化进程急剧加快,因为全球化,全球人口一半以上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从当前的33亿增长到64亿,这个规模即庞大,又是可预见到的。”

  城市的快速发展势必带来诸多待解的问题,尤其在一些大城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教育和卫生资源紧张等一系列“城市病”已经日益凸显。而构建合理、统筹行政管理、整合城市资源、有内在顺畅沟通机制的智慧城市,无疑将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从而有利于解决一系列“城市病”问题。

  除了全球化进程加快这样的客观推动因素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普遍的信息化浪潮也是智慧城市出现的重要推手。同时,高度发展的信息化反过来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技术环境,让智慧城市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据业内人士介绍,智慧城市是可以把城市中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的升华和飞跃,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可以预见,未来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目前,美国、欧盟、亚洲等地区的某些国家均已启动了智慧城市相关的项目和技术研究。现在全球大概有 200 多个“智慧城市”的项目正在实施中。

  2010年11月2日,备受业界关注的“2010中国智慧城市论坛大会”在武汉召开,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中国也已经有不少城市纷纷进行了尝试,比如智慧武汉、智慧深圳和智慧扬州等等。迄今为止,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成都、深圳、宁波、无锡、佛山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

  而在这一波方兴未艾、竞争逐渐激烈的建设智慧城市的浪潮中,中国电信准确把握了行业和时代热点,主打“宽带中国,智慧生活”。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无缝衔接,全面覆盖的通信网络,在铸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实现高速无缝宽带网络。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孙康敏表示,截至2012年8月,中国电信已经先后与25个省和150多个城市签订了智慧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协议的内容正在逐步的实施当中”。

[上一个资讯]:中电信智慧城市150城市投...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我国首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