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拟构筑世界级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东莞市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行动计划(2010-2012年)》日前公布,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一个核‘新’区、四个示范区、四个特色化产业群”的科学布局,共同构筑东莞市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大基地”。
东莞的目标是,到2012年初步建立产业链完整、集聚度高、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巩固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领先优势,打造世界级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12年将实现产值3300亿元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短期目标为,到2012年实现产值330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11.2%。其中,以新型显示OLED、新一代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三大产业为核心的全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值的10%以上。
到2012年,东莞市将建设3-4个以上省级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推动广东(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建成南城宏威OLED产业园区、松山湖新一代通信产业园区、(石碣、企石)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松山湖物联网产业园区,培育10家以上在相应产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
在2010-2012年期间,东莞将在“新型显示OLED”、“新一代通信”、“新型基础核心元器件”三大核心产业领域和物联网发展方面取得率先突破。同时将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的发展。
三大核心产业逐个突破
在OLED产业方面,东莞OLED产业基地拥有国际先进的OLED生产技术,在工艺研发、IC设计、设备制造与材料研制等方面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要逐步建设2条G2.5AMOLED生产线,建成2条以上G4.5以上AMOLED生产线,5家高水平的AMOLEDIC专业设计公司、10家测试厂及200多家应用厂家。
在新一代通信产业方面,东莞市要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通讯终端和网络设备的生产制造基地,并形成集上游材料、通讯软件和集成电路、元器件研发生产,中游手机移动通讯设备制造,下游手机销售、通信应用、网络数字内容创意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在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方面,依托东莞市现有的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和基础优势,重点突破基础核心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从而为全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配套支撑,最终形成一个OLED新型显示和新一代通信产业及物联网发展的闭环产业链。
在物联网领域方面,培育扶持10家国内龙头企业,建设“东莞市物联网创新产业基地”,形成东莞和广东物联网企业的聚集地;建立“东莞市物联网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不少于5000家中小企业,将东莞市打造成为珠三角物联网产业应用基地;在东莞八大支柱产业内分别树立3到4个行业的示范应用;在公共事业领域树立1到2个行业的示范应用。
拟设立专项资金
资金扶持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东莞也有望设立市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专项资金,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从自主培育、招商引进和产业支撑三个方面,重点扶持产业关键技术突破、重大成果产业化、招商引资引技、公共服务平合、技术改造等项目。
另外,有关部门也建议,在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应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各项制度、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等财税优惠政策。
在融资服务方面,东莞拟制定东莞市促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投基金管理办法,吸引社会资金和风险投资流向产业高风险投资领域,形成产业发展资金的倍增效应。
焦点1
产业基础是否扎实?
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是传统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历来作为龙头支柱产业,为此有观点认为东莞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部分还是在传统消费电子元器件和组装上,真正实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对这两种观点,业界又是如何看待的?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明生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依据。首先,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先发优势,产业规模在全国城市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目前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仍然是在电子元器件、家用视听产品、数码消费电子等传统消费电子行业。虽然像锂电池、LED、OLED、LCD、3G移动设备、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软件设计在内的新能源、新光源、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通讯设备、网络新媒体以及集成电路和软件等新兴行业也发展迅速,但还是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基础制造业中。
针对东莞目前的产业状况,必须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尤其是要发展装备制造业。通过装备制造带动生产加工直到产品销售,一整条产业链的集聚,实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云计算产业研究所所长岳强说,我们对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作了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第一支柱产业,以地区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在广东名列第一,且多年保持了两位数发展速度。自1990年来,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就东莞而言,资料显示,2009年东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1600多家,平均年产值2个多亿,是东莞的支柱产业。
但是岳强也坦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个亿的平均年产值与全国平均值3.1亿元相比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以镇街自发式发展为主,整体战略性规划不强,这就导致东莞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没有转化成一种强势,也就是说要培育和打造一批主营业务年收入百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真正实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焦点2
如何抓住发展重点?
对产业链的培植,越来越受到各区域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区域竞争激烈、产业分工越发细致的今天,东莞包揽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有多大?在高端新型电子产业上,东莞应该如何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对此,岳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重点在发展硬件设备及相关应用产品。但是软件也应该是重点,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服务等,这方面还要加强,否则容易造成发展失衡,软件产业产值在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到3%,在软件和现代信息服务业方面存在较大空白。从长远考虑,重点要扶植一些自主产权的大型系统软件、平台软件,这样对东莞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帮助,也有可能做出产业化特色。
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广东志成冠军副总裁欧阳秋桂说,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企业要做好产业链“6+1”的升级整合。从短期情况来看,则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低负债;二是增加现金流;三是谨慎投资。“这些动作能保证企业在危急中能进能退,富有弹性。这样的企业家,危机过后,会有大量机会,恢复得也快。”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举足轻重。东莞的制造业要想在经济危机下突围,不能靠政策、靠环境,更不能继续纯制造,必须从企业自身找问题,进行产业链整合。“不能再单纯地制造,一定要整合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因为只有这六大环节才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
“对于东莞提出要发展成为珠三角现代高端产业示范区、珠三角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中心之一和辐射能力强的综合服务中心,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东莞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较好,按照上述的发展思路,提高核心技术,应该可以成为珠三角现代产业的示范。”欧阳秋桂认为。
东莞的目标是,到2012年初步建立产业链完整、集聚度高、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巩固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领先优势,打造世界级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12年将实现产值3300亿元
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短期目标为,到2012年实现产值330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11.2%。其中,以新型显示OLED、新一代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三大产业为核心的全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占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值的10%以上。
到2012年,东莞市将建设3-4个以上省级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推动广东(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建成南城宏威OLED产业园区、松山湖新一代通信产业园区、(石碣、企石)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松山湖物联网产业园区,培育10家以上在相应产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骨干企业。
在2010-2012年期间,东莞将在“新型显示OLED”、“新一代通信”、“新型基础核心元器件”三大核心产业领域和物联网发展方面取得率先突破。同时将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的发展。
三大核心产业逐个突破
在OLED产业方面,东莞OLED产业基地拥有国际先进的OLED生产技术,在工艺研发、IC设计、设备制造与材料研制等方面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要逐步建设2条G2.5AMOLED生产线,建成2条以上G4.5以上AMOLED生产线,5家高水平的AMOLEDIC专业设计公司、10家测试厂及200多家应用厂家。
在新一代通信产业方面,东莞市要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通讯终端和网络设备的生产制造基地,并形成集上游材料、通讯软件和集成电路、元器件研发生产,中游手机移动通讯设备制造,下游手机销售、通信应用、网络数字内容创意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在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方面,依托东莞市现有的电子元器件产业规模和基础优势,重点突破基础核心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从而为全市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基础配套支撑,最终形成一个OLED新型显示和新一代通信产业及物联网发展的闭环产业链。
在物联网领域方面,培育扶持10家国内龙头企业,建设“东莞市物联网创新产业基地”,形成东莞和广东物联网企业的聚集地;建立“东莞市物联网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不少于5000家中小企业,将东莞市打造成为珠三角物联网产业应用基地;在东莞八大支柱产业内分别树立3到4个行业的示范应用;在公共事业领域树立1到2个行业的示范应用。
拟设立专项资金
资金扶持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为此,东莞也有望设立市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专项资金,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支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从自主培育、招商引进和产业支撑三个方面,重点扶持产业关键技术突破、重大成果产业化、招商引资引技、公共服务平合、技术改造等项目。
另外,有关部门也建议,在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应进一步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各项制度、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等财税优惠政策。
在融资服务方面,东莞拟制定东莞市促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投基金管理办法,吸引社会资金和风险投资流向产业高风险投资领域,形成产业发展资金的倍增效应。
焦点1
产业基础是否扎实?
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是传统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历来作为龙头支柱产业,为此有观点认为东莞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有着扎实的产业基础,但同时也有观点认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部分还是在传统消费电子元器件和组装上,真正实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对这两种观点,业界又是如何看待的?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明生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依据。首先,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先发优势,产业规模在全国城市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目前东莞的电子信息产业仍然是在电子元器件、家用视听产品、数码消费电子等传统消费电子行业。虽然像锂电池、LED、OLED、LCD、3G移动设备、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软件设计在内的新能源、新光源、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通讯设备、网络新媒体以及集成电路和软件等新兴行业也发展迅速,但还是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基础制造业中。
针对东莞目前的产业状况,必须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尤其是要发展装备制造业。通过装备制造带动生产加工直到产品销售,一整条产业链的集聚,实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云计算产业研究所所长岳强说,我们对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作了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第一支柱产业,以地区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在广东名列第一,且多年保持了两位数发展速度。自1990年来,广东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就东莞而言,资料显示,2009年东莞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1600多家,平均年产值2个多亿,是东莞的支柱产业。
但是岳强也坦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个亿的平均年产值与全国平均值3.1亿元相比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以镇街自发式发展为主,整体战略性规划不强,这就导致东莞在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没有转化成一种强势,也就是说要培育和打造一批主营业务年收入百亿元以上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真正实现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焦点2
如何抓住发展重点?
对产业链的培植,越来越受到各区域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区域竞争激烈、产业分工越发细致的今天,东莞包揽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有多大?在高端新型电子产业上,东莞应该如何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对此,岳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重点在发展硬件设备及相关应用产品。但是软件也应该是重点,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软件服务等,这方面还要加强,否则容易造成发展失衡,软件产业产值在东莞市电子信息产业中不到3%,在软件和现代信息服务业方面存在较大空白。从长远考虑,重点要扶植一些自主产权的大型系统软件、平台软件,这样对东莞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帮助,也有可能做出产业化特色。
对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广东志成冠军副总裁欧阳秋桂说,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企业要做好产业链“6+1”的升级整合。从短期情况来看,则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低负债;二是增加现金流;三是谨慎投资。“这些动作能保证企业在危急中能进能退,富有弹性。这样的企业家,危机过后,会有大量机会,恢复得也快。”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举足轻重。东莞的制造业要想在经济危机下突围,不能靠政策、靠环境,更不能继续纯制造,必须从企业自身找问题,进行产业链整合。“不能再单纯地制造,一定要整合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因为只有这六大环节才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
“对于东莞提出要发展成为珠三角现代高端产业示范区、珠三角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中心之一和辐射能力强的综合服务中心,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东莞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较好,按照上述的发展思路,提高核心技术,应该可以成为珠三角现代产业的示范。”欧阳秋桂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