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3秒破译二维码信息 物联网生活前景堪忧

3秒破译二维码信息物联网生活前景堪忧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近两天来,关于实名制火车票个人信息安全泄露的消息铺天盖地。自2012年起,铁道部实行实名制购票,二维码识别技术一夜走红;当科技与生活紧密集合在一起时,又有不少人反应实名制"安全"有待升级;当我们努力向智慧生活,物联网生活靠拢时,又发现现实中的总还有一些因素另我们担忧。实名制车票信息安全呈怎样的状态?享受智能化的物联网生活难道无望了吗?

    实现实名制购票的出发点是为了保证一人一票的前提下,将信息浓缩化,将科技生活化,让科技服务于人民。这种做法不仅有效打击了"黄牛党",同时也加强了春运铁路运输的综合管理,但是当火车票中的二维码内藏玄机时,当有人觊觎这些个人信息时,安全问题谁又曾考虑过?

  当智能手机中出现"二维快拍"软件时,有二维码的火车票可以瞬间被破译,身份信息显露无疑。实名制车票采用的是QR Code,即超高速识别的二维码;其特点除可快速被识别外,同时可存储大量信息,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但是当识别软件出现后,这"保密性"仿佛变成了浮云,笔者将以实例为证,告诉大家二维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火车票上的个人信息存在于二维码中,位于车票的右下角。在实名制购票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持票人姓名外,车票上的身份证信息已经做了隐蔽处理,乘车人出生月、日信息以"*"代替,但是通过识别软件,这些隐藏信息会被快速识别出来。

  二维码信息安全测试

  二维快拍识别后的信息,票据类型、身份证信息、开车时间等

  为了证明二维码信息泄露的普遍性,笔者选择两款智能手机,安装"二维快拍"软件,识别多张实名制火车票。在此,笔者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二维码。二维识别条码分很多种,火车票所采用的是QR Code,在二维码上方和左下方都会固定标有防伪标识,其余部分则由黑、白格组成,分别代表1和0。乘车人的信息就包含在这些非规则图形中。 而这些看似不规则的图形组合,正是软件需要读取的内容。

  其实,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软件的读取方式也分为多种,有的软件可将二维码信息转换成0~9的数字,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经过转化后可以"翻译"成对应的文字信息,有的软件通过点位识别,抓取二维码中的信息,直接转译成汉字。最快可在3秒内完成。可想而知,您的实名制火车票安全吗?

[上一个资讯]:物联网安防应用之智能商业...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物联网新兴产业:未来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