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信助力南京市打造信息化城市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总经理高同庆表示,“十二五”期间,江苏公司将在网络建设、技术创新、业务发展、应用推广的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投资和资源配置力度,在南京率先建成覆盖全面的光纤宽带网络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率先开展以物联网、云计算、第四代移动通信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南京信息化总体水平,助力南京市政府打造信息化城市。
加大投入,江苏电信提升我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城市的根本。近年来,江苏电信不断加大在南京地区的宽带网、移动网和多媒体网建设力度。江苏电信先后投入建设资金数十亿元, 促使南京城域网出口总带宽扩容至500G,固话总容量达到300万门,成功实现有线宽带“城区8M全覆盖、乡镇4M全覆盖”,并完成了南京全区600平方公里无线宽带覆盖,为提升南京地区信息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南京电信固话用户数达到260万、移动用户数200万、宽带用户数140万,南京电信也是南京地区唯一一家固话、移动、宽带用户数均突破百万的全业务电信运营服务商。
江苏电信相关人士表示,为助力南京市政府打造信息化城市,“十二五”期间,江苏电信将在南京继续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二五”期末,我市城区、乡村将普遍具备百兆带宽提供能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城市、农村家庭光纤到户100%覆盖,具备100M以上接入带宽,实现全市的3G、WiFi无线覆盖,力争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江苏电信将助力南京市建设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云计算中心和物联网基地。
天翼助力,信息化项目让市民“智慧生活”
今年5月,“智慧社区,感知养老”服务平台在南京电信开通,智慧养老,是江苏电信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其核心在于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将老人、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智慧养老服务涉及医疗急救、家政服务、亲情呼叫、手机定位、远程监控、信息化管理等多种服务项目,从而全方位关爱老人起居,给老年人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记者在鼓楼区某养老院看到,社区里的老人都配置了中国电信研发的“平安机”,通过“平安机”卫星定位功能,老人可以用手机上的“SOS”一键求助与报警,实时与服务机构(96180)取得联系获得救助。
平日里,老人家属可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查看老人的实时定位信息、近期的出门行动轨迹和求助服务的工单等,也可通过网络平台查看老人所在养老院的视频图像,全方位了解老人在养老院的活动情况。
“智慧养老”只是未来市民“智慧生活”的一小部分。江苏电信相关人士表示,高速宽带和无线网络的建设,为南京搭建了一条条畅快的信息高速公路。在这些无处不在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如何“奔跑”起更多的信息化项目,从而更好地服务南京市民,是江苏电信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开发和大力推广的业务重点。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江苏电信将促进“智能家居”、“智慧养老”、“节能监控”、“远程抄表”等项目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为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监督管理等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便利的管理手段和综合信息服务。并通过推广“翼机通”、“市民卡”和118114号码百事通等业务,在交通、医疗、娱乐等社会生活方面提供便民服务。
业务创新,江苏电信全力推动“智慧南京”建设
今年,江苏电信通过远程监控、移动执法、气味检测、农残检测等物联网技术,将南京市鼓楼区25家农贸市场率先打造成为“智慧农贸市场”。建成后的“智慧农贸市场”,通过远程监控,解决了以往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的大问题。在鼓楼区工商局,相关执法人员给记者演示介绍:以前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都是由工人人工操作,挑一些蔬菜叶子,再用试管调配试剂检测。现在,该区每个智慧农贸市场都配备了蔬菜农药残留快速自动检测仪器,只要把蔬菜样品放进去,仪器自动显示检测结果,并同步上传到网上,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
“十二五”期间,“智慧农贸市场”还将建设二期和三期工程,届时将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溯源系统,为市民提供刷卡消费、网上订菜等便捷周到的服务。其中,电子溯源系统计划与全市商贸系统的电子溯源系统相对接。预计所有系统将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
类似智慧农贸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在江苏电信的大力支持下,正在我市各个社会管理层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开发和推广。根据南京市政府总体规划和部署,深化2010年《关于“智慧南京”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江苏电信将进一步细化“智慧南京”建设实施计划,在城市管理、服务民生、社会人文等领域,着力推进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旅游、智慧青奥等重点工程,为“智慧南京”的实施提供网络支撑、应用支撑和服务支撑;并充分利用IPV6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4G通信、城市光网等新技术,将2014年青奥会建成智慧青奥,为将南京青奥会办成绿色青奥、活力青奥、人文青奥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