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成为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3月25日,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创新创业:ICAN”第八届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在研教楼902报告厅举行。随着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与创新实验学院院长冯林教授共同为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揭牌,大连理工大学正式成为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副主席、大连理工大学褚金奎教授简要回顾了我校参与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历程,对学校尤其是创新实验学院在辽宁赛区组织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对大工学子积极参与物联网创新创业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赞赏。冯林教授表示,在我校设立实践教育基地是对大连理工大学及创新实验学院工作的充分肯定,创新实验学院必将以此挂牌为契机,继续为大工学子提供物联网创新创业的各种资源,成为大工学子实践创新创业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张海霞教授在主题宣讲会中,深入讲解了物联网及传感器领域最新的科技进展及应用技术。创新实验学院相关老师及近百名有志于物联网创新创业的大工学子聆听了宣讲。
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原美新杯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全球华人微纳分子系统学会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和无锡市人民政府承办的教育部质量工程支持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是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中国选拔赛。该竞赛始于2007年,秉承“传递iCAN理念、激发创新热情、点燃创业梦想”的理念,倡导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发现和培养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高科技创新创业搭建交流平台。本竞赛现已开展到第八届,我校学子在历次竞赛中多次取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优异成绩,其中2012年获得全国特等奖,并代表中国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全球总决赛。
相关链接:
张海霞教授,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秘书长,全球华人微米纳米技术合作网络CINN执行主席,IEEENTC北京分会主席,无锡物联网发展专家。长期从事微机电系统的研究,在微纳加工和设计技术、SiCMEMS和新型微能源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主持多项国家973、863等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取得软件著作权8项,商业化软件2套;出版著作和译著6本。200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发起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CAN)并担任主席至今,参加的国家达到20多个,国内外高校数百家,学生数万人,部分参赛团队已经创业,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且在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及中国科技馆、首都科学讲堂等做科普讲座百余场,取得了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