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辛鹏骏:在城镇化中找增长点

辛鹏骏:在城镇化中找增长点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在刚刚通过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镇化再次被提到一个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路径的高度。

城镇或小城镇,介于大中城市与乡村之间,构成了中国发展中社会的基础。城镇化,是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由之路。针对中国城乡差距的现实,以及大城市发展的瓶颈与压力,实现中国2万多个城镇的“小康”,决定着中国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既没有大城市的负载,又超越乡村的落后,在很多方面如一页白纸,更有利于顶层设计和规划发展。加强信息化与城镇化的紧密结合,应是中国城镇化应有之义。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正在开展的智慧城镇建设试点,值得期许。

相比智慧城镇,智慧城市已经耳熟能详。近年来随着运营商和产业链的努力,运营商与各地不同层级的政府间战略合作协议的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的口号在各地此起彼伏。据统计,目前已经有28各省市的近百个城市宣称建设智慧城市。相比之下,受制于投资能力、市场需求,智慧城镇的建设并没有受到应有关注。针对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北京邮电大学宋俊德教授认为,基于城镇的物理条件和现实需求,智慧城镇对社会和产业更有意义、也更可能成功。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则明确认为,智慧城镇是未来方向。未来五年住建部将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部分别开展智慧城镇试点建设,引导中国两万多个城镇“未来出路”的智慧城镇建设将全面提速。

通过智慧城市的实践,业界已经基本形成智慧城市的基本模型,即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数据及服务支撑层及智慧应用层,形成了一定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技术上,智慧城镇与智慧城市可能并无二致,但由于智慧城镇社会规模小、社会层级结构扁平、基础设施简单的特点,在智慧城镇的建设上还需要更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虽然目前开展了智慧城镇的试点,但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于智慧城市,智慧城镇在模型建立、指标设定方面的积累还十分不够,缺乏有效的标准和顶层设计。智慧城镇还在起步阶段,从一开始就做好标准制定、体系设计和模型规划,对智慧城镇的未来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不管怎样,搭建智慧城镇基础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是智慧城镇的第一步。伴随城镇化的发展的智慧城镇的建设大潮,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之后的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更广泛的应用,更开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为产业链企业带来多样的业务机会。

若干年前,当时任中国移动总经理的王建宙决定拓展农村市场时,遭遇了投行的一致反对,然而实践证明,农村市场给中国移动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并产生良好社会效益。虽然目前智慧城镇还在探索前行中,但伴随中国城镇化发展大势,智慧城镇的市场潜力和商业机会,应该值得产业链高度关注。现在,也许是业界为智慧城镇准备解决方案的时候了。  (通信产业报网总编辑 辛鹏骏) 

[上一个资讯]:12320公益热线今起解答“...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太川颠覆传统,首创线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