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化现状

我国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化现状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我国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物联网国际标准化工作。

  我国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化现状

  (1)技术现状

  物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了我国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全面提升。我国在传感器、RFID、网络和通信、智能计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由于信息产业长期的基础性瓶颈和大型应用系统综合集成能力薄弱,我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技术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大部分技术领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跟随为主,处在产业链低端。

  传感器技术: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低端传感器研发的技术,但高端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的部分核心技术仍然未掌握。我国仅有组件式传感器的通用标准,新型传感器标准基本为空白。

  识别技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口协议标准和自主可控的标签芯片和读写器芯片,标签制造技术有待提高,封装技术基本成熟,RFID 中间件技术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微机电系统:我国MEMS 技术在新原理微器件、通用微器件、新工艺及测试技术、初步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形成微惯性器件和微惯性测量组合、微传感器和微执行器、微流量器件和系统、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和微操作系统等研究方向。通信和网络技术:目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基本采用IEEE
802.15.4、WLAN 等国外提出的技术,芯片以国外产品为主,国内在面向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组网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在2G/3G 无线接入增强、IP 承载和网络传送技术上,我国技术研发水平与国外基本相当,我国主导了3GPP RAN(无线接入)优化项目立项,并争取关键技术突破。

  物联网软件和算法:物联网底层基础软件、中间件技术的研究水平较国外存在一定差距。系统集成方面,国内使用和代理国外产品的情况较多,自主研发较少。SOA 方面,国内主要集中在现有架构的优化和改造或重新设计阶段,相比国外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海量信息智能处理:国内海量信息智能处理技术研究和发展比较滞后。目前国内有少数研究单位和企业正在开展研究,以跟随为主,技术水平和影响力较弱。

  (2)标准化

  我国物联网的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物联网国际标准化工作,在ISO/IEC、物联网白皮书 (2011 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6ITU-T、3GPP 等标准组织取得了重要地位。我国有多个标准化组织开展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同时在行业应用领域,在物联网概念发展之前,已经有不同的标准化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总体看来,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得到了业界的普遍重视,但整体标准化工作需要重视 层设计,客观分析物联网整体标准需求;其次还需统筹协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的推进策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臵。

[上一个资讯]:万庆良:广州4年建成亚洲...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京沪高铁设千余传感器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