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公顷农田弃耕智慧农业能否带来新生
据报道,由于农村地区村民想摆脱农耕生活,中国东部、南部及中部地区数百万公顷的农田冬季遭弃耕。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南部16省2150万公顷农田冬季无人耕种,占16省总耕地面积的46.6%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卢布表示,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农民不愿意把时间花在种地上,而是想要去城里工作赚更多的钱。”
智慧农业能否带来新生
现在新一代的打工潮中不断出现年轻的90后面孔,但农田里劳作的人们可谓真是书本上读到的“农民伯伯”,年轻一代的劳动力在农村流失巨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对他们似乎毫无吸引力。农业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历朝历代的中国都是立国之本。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土地分散、生产效率低、技术落后等导致的竞争力不强一直都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农业大部分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是趋势所在。
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已经从零散的点的应用发展到全面应用,信息的有效沟通和高效利用使得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市场系统、农村生活系统等农业系统的运转更加有效、智慧,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真正促成智慧农业的诞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农村、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些被不断提及和关注的问题会得到更优化的解决方法。
其实“智慧农业”的概念被提及也就是最近两、三年,并没有广泛公认的定义,百度所能查到的解释如下: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如同所有有生命力的物种,对周遭环境的感知都是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气候、土壤、水、养分等的差别都对作物和牲畜有最直接的影响,笔者浅显地认为,“智慧农业”就是植物渴了、饿了、冷了会告诉你它需要关怀。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时监控不断完善,温度、湿度、光照无所不知,再也不是凭感觉浇水施肥,不会在不需要水分的时候灌溉,信息化让农业做到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生产方式。
农村通信服务建设、光纤到户和更深入的智能化技术都将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按钮就可以让农田里的喷淋装置自动浇灌,一个电话就可以请直升飞机喷洒农药,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和完备的服务体系,使其农业成为现代智慧农业的典范。一年四季的新鲜瓜果、蔬菜鲜花、鱼肉蛋奶都是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享受,机械化革命减少了人力消耗,农业科学的进步负荷着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日益增多的需求,智慧农业能让农业生产减少的不止体力还有心力,让农业科学发挥出更高的科学价值。
大棚里的花卉需要灌溉了,后天将有冷空气来袭,养鸡场的温度过高了……你的手机收到一条条关于农场、农田的信息,随后,你只需要点击一下屏幕上的按键,大棚水花洒落,小鸡们继续精神抖擞。一台手机就可以监控到你的农产事业,即使你在千里之外一样运筹帷幄,这样的农业生活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让现在的年轻人有一点点向往呢?
从古老的农业文明到现在千年的变迁,人类永远在追求更好生活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和突破,如果好奇心是促使科学进步的动力,那么“better”就是鞭策人类运用智慧的根源。依靠科学我们缩小了时空的限制,依靠科学我们增加了视野,依靠科学我们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智慧农业将溯源可查让我们吃到更放心的食物,智慧农业能产业化管理让百姓得益,智慧农业对于传统农耕时代的意义在于:不再是辛劳的体力活,信息化让农业很有品味,很有前途,很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