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强委员:“云计算”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很多人眼里,“云计算”还是云里雾里,但是紧跟“股票”动向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又盯上了云计算。
贺强委员是个牛人,他的提案命中率极高,人称其“连中三元”。2008年他递交了关于单边征收印花税的提案,在半年之内就得到了财政部的采纳。2009年,他递交了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的提案,在一年之内证监会就推出了股指期货交易。2010年,他递交了扩大三板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提案,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全力推进相关工作。
今年在全国两会推出《关于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提案》,贺强说是“考察了很多重要企业,觉得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竞争力”!
什么是云计算?贺强委员打了个比方。“就好比以前我们一个一个工厂都自己搞发电机自己发电,但是后来我们建立了统一的发电厂,需要电找发电厂就可以了。他给你提供基础服务。”
“今后一切复杂的计算,收集数据、计算过程都靠云计算中心完成了,你需要什么数据找他给你提供服务就可以,这可以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意义重大。”
贺强委员说,“我去考察了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就讲他们的淘宝网、阿里巴巴……挂着几千万家国内、国际的企业和大量网络卖家,每天交易量巨大,数据都是海量数据。2007年底他们根据数据分析,认为世界可能要面临一场危机,比国内各官方部门的预测都要早半年——因为他们数据都是来自市场一线的数据,非常有价值。”
“但是,一般的个人计算机运算不了海量数据。所以阿里巴巴现在也在发展云计算。”
据了解,现在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云计算,我国在这方面起点并不低,现在正抓紧大力发展。
但是,贺强委员在调研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宽带的成本问题,由于宽带垄断成本很高;比如说它的耗电比较多,它的电力成本问题;另外它的安全问题等等,还有人才培养问题。”
举个宽带成本的例子。在美国,谷歌和微软可以用市场的价格接入宽带城域网,加上可以自行建设整个北美大陆的光纤传输网络,使得其整体带宽费用相对低廉。他们还大幅度利用非经济发达区域高度补贴的清洁能源(如哥伦比亚河谷清洁的水电)以及自然冷却/全直流供电等技术,使得其数据中心的运营费用仅仅是中国的40%,计算资源利用率平均高达42%(约比中国高三倍)。
“这么一来,光是在宽带费一项,中国企业的成本就远远高过美国。所以我在提案中希望引入新的竞争主体,促进互联网宽带市场的有效竞争,逐步打破宽带市场的垄断格局,实现低成本接入宽带城域网。”
此外,贺强委员也提出:将云计算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对我国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核心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软件企业的合作,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
“云计算将成为未来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就好比水、电、煤气一样,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云计算产业,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支撑中小企业信息化升级和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1、云计算:云计算是互联网和超级计算能力的结合,是一种通过网络以便捷、按需的形式从共享性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池(这些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中获取服务的业务模式。数十亿台个人电脑和其他设备(如智能手机)接入云计算中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彻底变革,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人们能利用个人电脑等设备以非常低的成本获取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2、2010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发展云计算产业有着迫切的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