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校虚拟化与云计算应用研讨会”在浙大举行
这次研讨会由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浙江大学协办。大会邀请了浙江省各大高校信息化部门的主管领导和技术工作人员,共同交流应用虚拟化、云计算等IT技术的选型和部署方案,为建设面向服务、绿色、高效的数据中心出谋划策。
虚拟化和云计算万众瞩目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努力走向世界先进行列,教育信息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各大高校的十二五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落地,人们更加明确了信息化服务教育的方向。作为信息化核心部门之一,数据中心正在向统一、集中的方向发展,很多院系以及职能部门将软件系统及其运维托管给数据中心,这极大降低资源重置的浪费。尽管如此,数据中心依旧存在如下挑战:机房环境和运维支撑紧张,设备利用率明显不足,职能部门对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很高,部分服务系统在短时期内的并发访问量很高等等。
人们普遍认为采用虚拟化技术,能够改善机房的运行环境,促进信息化主动为大学服务的作用。今天,不断成熟的虚拟化技术正在帮助更多的高校数据中心减少服务器数量、优化资源配置并简化管理。利用虚拟化服务实现动态IT基础设施环境,进一步改善现有的架构和管理模式,得到了诸多高校的认可。
而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 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它作为一种服务新模式,被认为是互联网下一代的核心技术之一。
押宝虚拟化还是云计算?
当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成为数据中心探讨的热点时,人们不免困惑:如何看待和利用这两种技术?何时是引入云计算技术的最佳时刻?
浙江大学网络中心IDC总监丁宇波认为,就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情况而言,虚拟化技术仍旧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在会上,他介绍了浙江大学在小型机虚拟化、PC虚拟化技术以及在校园信息化应用中采用虚拟化技术等的实践成果。他表示,虚拟化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需求量;便于备份、恢复、容灾,加强可靠性;有效削减机房环境、运维支撑压力,显著增强可靠性,维持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然而,虚拟化技术并不能使数据中心一劳永逸。首先,不是所有的软件都可以运行在虚拟机上,据IDC分析,目前全球适合于虚拟化的、连接于物理服务器的环境只有13%,也就是说,大量的应用还要安装在物理机上。其次,技术与投资起点高,高度集中,容易引发风险,解决复杂度高。其三,虚拟化技术面临异构性问题的挑战。丁宇波表示,虚拟化技术只是将设备切分成很多逻辑系统,当数据中心将跨系统、跨厂商、跨设备整合打包成解决方案,提供给学校其他部门时,就会发现虚拟化技术已经不够实用。此时,云计算的引入凸显其价值,因为云计算承认异构,用镜像执行或者提供服务的机制来解决异构性的问题。
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的副主任赵杭生在会上表示,云计算不仅是一种技术架构,更是一种投入,它可以帮助对教育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与泛载使用,对异构资源实现自动管理和调度,同时,通过这些资源的汇聚,给用户提供高性能计算的能力,提升了资源的服务与创新程度。
“因此,云计算平台是虚拟化系统平台的发展方向。”浙江理工大学网络中心技术顾问姚跃飞说。
在展望数据中心发展方向的同时,新旧技术将会共存是一个事实。丁宇波认为,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是一个迭代而非置换的过程。高校信息化设施的分散建设 、集中建设、虚拟化建设、云计算建设等四个阶段也将共存很久。高校应该针对自己的业务性质,设计合适的技术路线,避免“听风就是雨”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才是技术的正确选择之道。
如何深度应用技术
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特征。毋庸置疑的是,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是当前最有应用前景的两种技术,如何在教育中深入应用这些技术值得探讨。
虚拟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高校,在容灾备份、软硬件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而云计算技术将进一步与数字校园进行融合,提供深层次的云服务。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可以提供的服务包括:计算资源云服务、存储资源云服务和软件资源云服务等。计算资源云相当于一个虚拟化的计算资源池,用来容纳各种不同的工作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快速部署到物理设施上。云存储将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服务。软件服务云是基于应用虚拟化技术的软件服务,是将云端应用虚拟化,引入个人用户领域,创造软件使用的崭新方式,用户无需安装、无需重装、不产生垃圾。
如何在数据中心实施“云”? 戴尔(中国)有限公司教育行业解决方案市场经理杨强认为,高校数据中心实施“云”的前提是避免将校级系统建立在公共云上,因为安全性、可靠性、私密性等因素,不可能让高校将资源完全托管给第三方。而高校可以采取的云战略是:进化、迭代,采用戴尔基础架构云(VIS)方案将虚拟化平台升级到基础架构云,也就是说,首先建立高效数据中心,共同管理虚拟化和非虚拟化环境,其次,实现云服务,解决虚拟机蔓延的问题。该方案由三个部分组成:1.利用动态基础架构来管理底层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资源,提高数据中心效率;2. 利用VIS SSC自助服务创建器为用户提供资源申请和审批接口模块,自动根据用户需求情况创建和回收虚拟机;3.利用VIS Director来监控虚拟环境的资源使用状态,以便于为数据中心预测、规划设备在未来的使用率和需求情况。
具体来说,为了建立高效数据中心,戴尔提出使用AIM(高级基础设施管理器)软件来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由静态转化成动态并进行管理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只需要选择小部分服务器进行虚拟化,就可以更好地发挥AIM的特点。
为了解决业务敏捷性的问题,可以采用虚拟化软件和戴尔VIS SSC软件的组合来打造基础架构云,将服务器资源自助供应给需要这些资源的用户。VIS SSC是虚拟化环境的增值软件,它提供两个增值功能,一是提供网页门户作为普通用户提出资源申请和管理员审批申请的入口;二是根据获得审批的资源请求自动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管理和回收虚拟机,而这个工作在以前是需要手工完成的。戴尔同时提供一个VIS Director软件,它是云计算平台的可选项,帮助监控整个云计算平台的运维状况、以及实现云平台的发展规划。
透过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舞台”,人们已经看到了数据中心发展的前景。然而,当前学校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的体制和工作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资源集成的过程不容易完成。比如高校的很多部门自己购买机器,即使没有经费购买机器,也会自建网站,“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而虚拟化要求集中采购和部署硬件,因此,旧有的管理体制面临改革。赵航生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可以通过云服务加强整体规划,通过区域示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区域乃至全国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通过教育云等云服务的建设应用,一定会为深度提供教育系统的资源与服务建立起良好的基础。
高效、灵活、可扩展性强、绿色是未来数据中心的基本特征。数据中心运行效率的高低,对校园网的管理运作的提升和各种资源的整合共享,有着重大的意义,而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必将在建设从容而稳定的数据中心环境中绽放自身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