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物联网”生活 处处彰显“智慧”

“物联网”生活处处彰显“智慧”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子女在外出差,也能随时掌握家中父母身体状况;未来的智能交通,通过手机就可及时查看哪里拥堵……

在昨天举行的2011物联网应用与标准大会上,物联网技术专家发布了物联网在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这种处处彰显“智慧”的生活,的确令人向往。

家中门铃响,在外也能查看谁来访

窗帘自动关闭、健康状况实时分析,外出时有访客按门铃,业主照样可以通过手机查看是谁来访……昨天,在2011中国物联网应用与标准大会上,来自我市的万全科技公司为大家描绘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家居生活。

有人按门铃,业主可通过手机远程查看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江苏万全科技有限公司就利用物联网技术成功研发了一套智能家居系统。昨天,该公司董事长陶湧向记者介绍,“通过物联网的感知、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处理,家用电器、安防报警都能实现远程控制。”他举例说,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家里的空调、窗帘、电饭煲等。冬日晚归时,提前半小时打开空调、电饭煲,进门就能在温暖如春的家中享受香喷喷的晚餐。当有访客按门铃时,如室内无人,5秒钟后业主手机将自动接通,业主即可视频查看自家门前情况,并决定是和访客进行视频对话还是立即报警。

“就算有陌生人冒充快递员骗开房门,用户也可通过紧急按钮向小区物业及在外户主发送报警信息,并且视频系统可拍下歹徒的照片让其无处可逃。”他说。

实时感知身体信息,还可实现心理减压

智能家居生活的便利远不止安防一项,在健康状况监测、心理健康状态调适等方面,智能家居系统也可实现及时分析。

记者了解到,业主只要加装一个特殊马桶,即可实现每天及时尿检。尿检信息每天上传给社区医生或私人医生,医生就能对业主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此外,智能家居系统还能通过感知人体的心跳、血压、皮肤电阻等,实时分析心理健康状态,并通过预先设置的游戏等,对特定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实现心理减压。

10月即可安装,每套系统费用三四千元

陶湧告诉记者,智能家居技术目前已经成熟,该公司研发的系统将于10月上市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价格究竟如何?陶湧表示,涵盖基本功能的家用电器控制、远程视频控制、安防报警的智能家居系统,每套安装成本只有三四千元,涵盖更多功能的智能系统最贵也不会超过1万元。

据悉,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与目前传统的智能化家居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原本单点式信息孤岛的家居控制系统变成了能相互通信、信息交换的信息化平台。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大大降低了每家每户的建设成本。

“通过我们与电信运营商的联合运营,智能家居系统可以与电话、宽带一起走入居民家中,每户每月只需交纳几十元的通讯服务费,就可以使用智能家居系统。”陶湧说。

医生不上门,可知老人健康状况

这是一个最近发生的物联网应用的真实案例。8月17日,南京市民严女士正在外地出差,忽然接到十四所社区医院打来电话,告知其父亲心脏出了问题。随后,严女士赶紧通知家人,将在南京家中的父亲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由于救治及时,他的父亲顺利脱险。

十四所社区医院的医生并未上门,如何知道严女士父亲心脏出了问题?原来,社区医院靠的是当下正热的物联网技术,这一技术由南京大学苏富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名为“智慧健康医疗”。

目前,这一系统正在鼓楼区试点,有20多户家庭已在试用,严女士家就是其中的一个用户。在严女士家,有一个“药箱子”,里面装有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等检测身体的仪器,还有一台通过物联网技术与终端相连的电脑。老人可自己测量,数据会及时通过电脑传输到指定医院、子女和呼叫中心。医院就这样,随时随地掌握了老人的身体状况。

智能交通,随时可查道路哪里堵

交通学院物联网交通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冉斌教授为记者演示了物联网在交通出行上的运用。

手机屏幕上是一幅上海市交通道路图,图上纵横交错着十几条道路,显示着不同的颜色。绿色代表道路通畅,黄色表示有点堵,红色代表道路拥堵。手机可提供3000多幅交通图,大到整个城市,小到每一条道路。

目前,我市就在打造这样的智能交通平台。运营商通过全市公交车、出租车上的车载GPS系统,路口高清摄像头、路面微波雷达随时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到智能交通平台上,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实现动态监测及流量精确预测。在此基础上,通过交通信号控制、出行诱导、公交信息服务等一系列交通管理及服务系统,引导交通流合理分布,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市民则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随时查询到道路的状况,公交线路、车辆处罚结果、汽车站车票等交通出行资讯。

物联网时代,也要加强信息监管

据了解,物联网的3大特点是感知、物物相联、智能化,目前其应用领域已逐渐覆盖到各个领域,但由此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和担忧。

“如何保证物联网时代信息的安全,值得思考。但目前这一领域的监管还是一个空白。”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科技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登银表示,物联网时代,万物相联,随时随地都可能被感知,信息也可能被上传。

“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公开,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张登银说,信息保护需要不断加强技术手段,面对互联网黑客,如何将防守大门关得更紧,是后物联网时代必须攻克的难题。

[上一个资讯]:社区医生远程监测九旬老人...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肉菜追溯:给食品流通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