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定位”不再是梦想
逛商场时,你或许还在为第一时间找到喜欢的品牌专柜而发愁;在医院里,你或许也在为复杂的楼层分布感到困惑……但在未来,困扰你的这些难题或许将变得不再为难。因为随着室内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可以迅速并准确地帮你定位目标。
服务商瞄准“室内定位”市场
近日,随着苹果2000万美元收购室内导航服务提供商WiFiSlam的信息被大量转载,人们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室内导航”市场。据CNN报道,此次被苹果收购的WiFiSlam公司号称其室内定位数据的精度在8英尺(约2.4米)之内。
与国外相比,国内这一领域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发展势头依然不容小视。昨日,记者了解到,包括高德、百度等多家地图运营商都已经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而这也是未来手机地图开发商的一个“必争之地”。
点道产品总监杜建平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开发室内导航,是因为“室外地图的竞争太过激烈,可以说是一片"红海"。一些老牌的地图运营商如高德、百度、搜搜等,早已把市场分割完毕,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并没有竞争优势。”
定位技术已经初步成型
置身一家大型购物商场,面对各种专柜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确实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按照发展预期,室内导航软件的进步,或许可以解决这一尴尬的难题。不过,昨日记者通过某手机客户端搜索一家商场时发现,该软件只能提供这家商场的平面图,并不能帮助寻找目标商户。
据了解,室内导航的服务对象是Shopping mall、机场、火车站、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期待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由于商场标示不清,导致客户找不到洗手间,我们可以帮助他迅速定位。”杜建平介绍,虽然目前相关服务还停留在“平面图”时代,但是针对室内的导航、定位技术已经成型,并进入测试阶段,“相信不久之后,这项服务就可以面向公众开放。”
数据每3个月更新一次
事实上,室内导航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商场提供AP方面的技术支持,即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而且,除提供定位导航帮助外,还将向更深度的合作领域发展,“未来,各种室内导航软件还将与商场内的具体品牌合作,以一种类似广告的方式突出品牌的位置及活动等信息,这是一种趋势。”杜建平说。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因为现实运营中,一定有商场担心泄露隐私而不愿意提供自身数据,而且由于商场内存在品牌商户频繁更迭的问题,在软件数据更新方面,市场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杜建平介绍,针对数据更新问题,公司会每3个月派人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获取更新的更精准的数据。
“由于大中城市的商场比较大,对室内导航的需求也较大,使用环境比较成熟。所以覆盖范围方面,必然是从大中城市向下延伸,原则上我们的数据是一个季度更新一次,但是通过观察数据变化,我们也会根据季度内的更新比率及时调整周期。”同时,他介绍,如果软件自带有UGC功能,通过用户反馈上来的纠错信息,同样可以辅助开发商及时更新和调整数据。
分析师:实用性亟须改进
室内导航技术的理念非常人性化,但是真正体现在客户体验方面,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好用又实用呢?
“从目前国内室内导航的发展现状来看,它所提供的基准定位并不准确,还有很大程度上需要完善。”在速途网副总编兼速途研究院执行院长丁道师看来,现阶段,室内导航服务更应该被称作“楼层分布图”,实用性亟须改进。
他介绍,民用GPS很难穿透楼层墙壁进行定位,而如果抛开GPS,那么就需要这家商场的每个楼层、每个店铺提供设备支持,“与传统定位的概念不一样,室内导航更像是一个"物联网",通过安放在商场内的设备发出的信号,智能手机用户使用WiFi或蓝牙便可实现定位和导航。”不过,他认为,室内导航并不是刚性需求,无法与室外导航相媲美。
服务商瞄准“室内定位”市场
近日,随着苹果2000万美元收购室内导航服务提供商WiFiSlam的信息被大量转载,人们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室内导航”市场。据CNN报道,此次被苹果收购的WiFiSlam公司号称其室内定位数据的精度在8英尺(约2.4米)之内。
与国外相比,国内这一领域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发展势头依然不容小视。昨日,记者了解到,包括高德、百度等多家地图运营商都已经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而这也是未来手机地图开发商的一个“必争之地”。
点道产品总监杜建平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开发室内导航,是因为“室外地图的竞争太过激烈,可以说是一片"红海"。一些老牌的地图运营商如高德、百度、搜搜等,早已把市场分割完毕,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并没有竞争优势。”
定位技术已经初步成型
置身一家大型购物商场,面对各种专柜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确实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按照发展预期,室内导航软件的进步,或许可以解决这一尴尬的难题。不过,昨日记者通过某手机客户端搜索一家商场时发现,该软件只能提供这家商场的平面图,并不能帮助寻找目标商户。
据了解,室内导航的服务对象是Shopping mall、机场、火车站、医院等大型公共场所,期待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由于商场标示不清,导致客户找不到洗手间,我们可以帮助他迅速定位。”杜建平介绍,虽然目前相关服务还停留在“平面图”时代,但是针对室内的导航、定位技术已经成型,并进入测试阶段,“相信不久之后,这项服务就可以面向公众开放。”
数据每3个月更新一次
事实上,室内导航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商场提供AP方面的技术支持,即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而且,除提供定位导航帮助外,还将向更深度的合作领域发展,“未来,各种室内导航软件还将与商场内的具体品牌合作,以一种类似广告的方式突出品牌的位置及活动等信息,这是一种趋势。”杜建平说。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因为现实运营中,一定有商场担心泄露隐私而不愿意提供自身数据,而且由于商场内存在品牌商户频繁更迭的问题,在软件数据更新方面,市场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杜建平介绍,针对数据更新问题,公司会每3个月派人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从而获取更新的更精准的数据。
“由于大中城市的商场比较大,对室内导航的需求也较大,使用环境比较成熟。所以覆盖范围方面,必然是从大中城市向下延伸,原则上我们的数据是一个季度更新一次,但是通过观察数据变化,我们也会根据季度内的更新比率及时调整周期。”同时,他介绍,如果软件自带有UGC功能,通过用户反馈上来的纠错信息,同样可以辅助开发商及时更新和调整数据。
分析师:实用性亟须改进
室内导航技术的理念非常人性化,但是真正体现在客户体验方面,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好用又实用呢?
“从目前国内室内导航的发展现状来看,它所提供的基准定位并不准确,还有很大程度上需要完善。”在速途网副总编兼速途研究院执行院长丁道师看来,现阶段,室内导航服务更应该被称作“楼层分布图”,实用性亟须改进。
他介绍,民用GPS很难穿透楼层墙壁进行定位,而如果抛开GPS,那么就需要这家商场的每个楼层、每个店铺提供设备支持,“与传统定位的概念不一样,室内导航更像是一个"物联网",通过安放在商场内的设备发出的信号,智能手机用户使用WiFi或蓝牙便可实现定位和导航。”不过,他认为,室内导航并不是刚性需求,无法与室外导航相媲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