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注重应用指标和性能的发展

注重应用指标和性能的发展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十几年前,在电子标签还不清楚是何物,物联网概念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中国已经一批先驱者将基础的物联网和RFID技术引入中国。现在的物联网概念声名鹊起,RFID产业也是蒸蒸日上。那么如今RFID、物联网是否还和当初先驱者们致力于的RFID和物联网一致?先驱者们对如今的产业及市场如何理解?他们所关注的又是什么?他们的企业更注重什么?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RFID技术推动者之一北京驭联智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先生,以下是采访的内容。

北京驭联智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先生

  物联网世界网:十多年前,在RFID概念还没有在中国响起的时候,您就和一些先行者将国际领先的RFID标签技术引入了中国。您当初是怎么想到要在中国推动RFID技术的?

  李总:我原本就一直从事管理工作,所以经常接触到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当时中国经济大环境下,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要求把更多的东西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中来。电子电器类产品,要么他自身可以采集信息,要么它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能够被采集和监管,所以情况还好。但非电子电器类产品,在当时几乎是没有把它们纳入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甚至连概念都还没有。但是当时市场非常兴旺,这种潜在的需求在酝酿,那么我们需要一个把更多物品纳入信息化管理的媒介,或者说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一个联系被管理对象的基本设备。这个媒介或者说基本设备就是电子标签。拥有这种基础设备费电子电器类的产品就能在电子信息领域里被检索、被建立档案、被查询和被分析。所以电子标签就是赋予非电子电器类产品电子身份最好的一个手段。十几年前,电子标签很多国人还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样的产品,但这个概念当时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当时接触了很长时间ISO18000-6B产品。当时6B标准的RFID技术还在逐步成熟过程中,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像互联网技术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去推广应用。但是EPC技术出来以后,我们就觉得这个是有可能的。在这么一个背景条件下,EPC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本身让我们觉得它可以进入到推广应用的层面了,加之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我们觉得这个市场非常巨大。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愿意参与进来的。

  物联网世界网:在您看来如今RFID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对其发展预期是怎样的?

  李总:对其未来的预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有一些职业调查公司在这方面的调查结果和外国公司的研究报告是可以查询到的,因此我只能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同样是从05年开始应用,国外相关产品技术和应用比我们发达得多,其发展速度不是国内能比得上的;其应用面也很广泛,比如物流、零售业、服装、防伪等等,甚至还有很多我们想都没想过的行业,比如说文件管理、博彩业等。虽然国外市场现状的主流是经济衰退,国外市场萎缩地也非常厉害,但其应用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一些大国也看到了中国能较为平稳地度过这样一个事实。就像美国,它也在计划在经济危机中重振自己的制造业,而制造业本身就是EPC和RFID技术的巨大市场。如果制造业重振起来,那么紧随其后的就是物流了。所以从大趋势上看,这个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当然这个过程中肯能会有变化,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可能市场会遇到困境,但这种困境反而肯能会给EPC技术本身带来革命性的发展。

  物联网世界网:您说的革命性发展,在您看来主要有哪些发展方向?

  李总:价格成本控制以及会覆盖更多的应用范围。我们现在谈到的应用基本上都是基于物流应用来开发研究的,因为这项技术本身就是专门针对物流的,它建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到要应用于其他领域,它所有的功能、目的以及成本和发展预期都是跟物流紧密相关的。所以它的设计和规划也都是针对物流来讲的。我说的它可能还会有更好的发展,是指它的制造工艺还可以发展,材料成本还可以控制,它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国外市场也注意到RFID在中国是处于飞速上升的状态,尽管这种上升是单一地区的,它的上升的产量还不足以弥补在全球范围内下降的产量,但实际上全世界的RFID产业链正在主动或被动地把它们的产品、技术、服务转向中国,因为中国的RFID发展非常快。所以我们对这一点是有信心的。

  物联网世界网:您认为将来一到两年内国内哪些领域将是应用热点?

  李总:我们在谈到国内市场总是避免不了中国特色,中国的经济不是按照世界的模式去发展,同样RFID在中国的发展也不会复制国外。现在大家比较看好的是国外看重的服装业,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内需,这些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举个例子,比如说化肥。一方面我们是农业大国,化肥的问题国家很重视;另一方面中国有一款化肥,一个工厂就覆盖了全国百分之六七十的市场,也就是说它本身有这么大的规模;此外,由于化肥覆盖的范围非常大,国家又很重视三农问题,所以它的整个市场过程都需要跟踪。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而且它不像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的标签可以循环使用,而化肥市场,RFID标签是纯粹的消耗品,不能够循环使用的。不能够循环使用的市场才是我们追求的市场。这是国内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再有一个就是电子加工,这一块市场就是为国际化的大公司服务。由于这项技术本身有利于对物品,甚至部件以至于最终的产品进行全程的信息管理,因为有了这个电子设备,可以引导以后更丰富的信息管理。很多国内外大企业在产品制作过程中就已经在使用电子标签,以便于从产品离开工厂到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全程服务、公司营销、统计和对销售的分析、对资源的分配等。有个特简单的例子,思科CISCO——世界著名品牌,他有相当多的产品加工是在中国大陆完成的,他已经把电子标签应用在交换机的电路板上,这是应用成功的例子,而且应用效果非常好,比我们标准电子标签的识别效果还要好。就是说从生产流水线上,它就已经在一步步记录加工过程,一直持续到整个供应链中。这是在国内电子加工业上的应用。还有一个就是防伪,防伪一般是应用在高品质的商品上。比如说茅台酒、珠宝等,这些商品对防伪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因为它牵扯到分销、零售的层面非常广,其实对酒类的防伪已经不新鲜,但是怎么合理去运用始终没有一个合理的方案。

12
[上一个资讯]:福建再添10家水产品可追溯...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物联网板块迎政策“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