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4万亿“蛋糕”细分领域争抢食
中国的智能电网被定义为“坚强的智能化电网”(Strong & Smart Grid),已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拉开序幕,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在三个阶段里总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其中:试点规划阶段(2009-2010年)预计投资5500亿元;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预计投资2万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3000亿元;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预计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元。
这便是我国智能电网“4万亿蛋糕”的整体概况以及各阶段的投入情况。从我国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建设战略中,我们能够看到,智能电网的建设,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投入、建设”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大型复杂建设工程。
从电网产业链条来看,它涵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虽然世界各国建设重点和建设战略不同,但是都几乎将重点放在了该链条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覆盖了上述各个环节,是尤其复杂的。
从“坚强”和“智能”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是建设重点和趋势,因此,时下最具代表性的物联网、云计算、智能通信、智能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相关高科技产业都将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找到用武之地。
“分食者”众
在智能电网建设进程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都会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中“规划试点阶段”和“全面建设阶段”的重点任务,尤其是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各项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会呈现出跨越式增长。
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表是用电环节的核心项目。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充当了先锋军和探路者的角色,自我国智能电网建设项目拉开序幕以来,智能电表的需求快速扩张,预计到2015年我国将安装智能电表2.3亿只。
2012年6月6日,国家电网发布2012年第二批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集中招标采购公告,前瞻统计,本轮招标货物需求为智能电表2573万只(其中:2级单相2395万只,1级三相155万只,0.5s级三相22.6万只,0.2s级三相5607只),普通电子式电能表115万只;此外,还招标专变采集系统15万套、集中器81.5万台、采集器591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