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计划“十二五”实现智能教育发展目标
“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大家有什么启示?”在华附南海实验高中使用的“智能课堂”(电子书包)个性化班级教学平台上,语文老师宋琴的问题提出不到半分钟,学生们就纷纷通过“电子书包”将答案发送到了平台的论坛里,供老师和同学们讨论。昨日(27日),“视像中国”第四届远程教育学术年会暨云计算环境下教育创新论坛在南海举行,与会专家们参观了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南光中英文小学等学校的智能化教育课程。
从今年10月开始,南海在华附南海实验高中等7所区直高中试点“智能课堂(电子书包)”项目,并计划明年推广到15所区直高中。到2015年,南海高中、初中以及小学也将逐步开始使用“电子书包”。南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海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智能教育发展目标。
教师:电子书包给每个学生自我展示机会
笔者在华附南海实验高中项目推广实验班看到,每个学生的书桌上都摆放着一个电子书包,即一台包含了课本内容、教学附件、在线测试、课后资料、练习、名师答疑、作业提交等多个版块内容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内部网络连接以及投影仪,学生可与老师即时互动问答,学生之间也可互相讨论,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上课堂和现实课堂的“双课堂”教学模式。
“苏同学,你看你发言虽然少,但一发言就一鸣惊人。”在“智能课堂”上,宋琴一边浏览教学平台论坛里同学们发布的帖子,一边这样鼓励一位平时甚少发言的同学。在宋琴看来,在引入“智能课堂”之前,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只有两三人,大部分的学生不敢开口说,或是不愿意参与到讨论中。但现在,她可以即时看到每个学生通过网络发表的看法,引导平时不甚活跃的同学参与讨论,给每个孩子自我展示的机会。
高一年级的王梦瑶告诉笔者,“电子书包”上设有“知识点解释”栏目,上课没完全听懂的重点、难点,点开这一栏目,就可听到名师讲解,“好像请了一位私人家教。”南海区教育局副局长田斌告诉笔者,南海教育局选择与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合作推进“智能课堂”项目,“因为清华同方高中名师资源丰富,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很透彻,这也是首先在高中推开这一项目的原因。”
目前,南海中学、九江中学、南海一中、华附南海实验高中、石门中学狮山校区、大沥中学、桂城中学小塘分校等7所高中近1000名学生每人领到了一个“电子书包”,试水“智能课堂。据悉,今年的电子书包由运营商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一年,一年后,将收取一定费用,用于课件优化等。
“把电子书包引入课堂,孩子们盯着电脑,会不会分散对老师的注意力?”在华附南海实验高中门口,一位接孩子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会对电子书包形成依赖。对此,南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在试点高中,电子书包只是一种信息化的教育辅助手段,授课模式仍以传统课堂教育为主,“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有节奏地引导学生用好电子书包,而不是被电子书包掌控”。
2013年南海校园实现无线覆盖
笔者还从昨日的论坛上获悉,明年4月,南海100%中小学校将使用100M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教育城域网互联网出口速率提升到2G。到2013年,3G和WIFI将在南海校园范围内实现无线覆盖。据悉,此前南海区教育局与中国电信南海区分公司签署了“云计算智能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框架协议,双方协议共建南海智能教育服务体系,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南海区的智能教育目标。
在建设云计算智能教育服务体系的同时,教育信息化其它创新举措或将进入南海校园。譬如,以“天翼家校通”的校园OA办公系统、金视通会议系统等为平台,有线无线办公、会议、远程家访有望实现,通过短信、微博、视频等方式,打造家校互动新型沟通渠道。而通过“校园翼机通”、“天翼广佛通”业务,“校园E卡通”可加载在天翼手机上,方便师生进行小额支付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同时,智能教育服务体系将建设南海教育信息中心新的中心机房,并共建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教育局、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类教育用户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门户。
南海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构建“云计算”智能教育服务体系,南海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目前,中国电信南海分公司已投入1000万元,而光纤租用费等则由区镇两级财政负担。以光纤租用费为例,每年需花费500多万元。
最新装备数据统计,目前南海电教化率(课室装备电教平台)已超过90%,实验室也在逐步走向数字化。同时,南海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南海区教育局163项业务全部实现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其中“南海一点通”提供五大教育系列服务,教育短信服务已覆盖到90%以上学生家长,教师使用课件比例占总课时的75%以上,课程资源化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