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落户东莞

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落户东莞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记者近日从市科技主管部门了解到,由中国科学院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中科院东莞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即将揭牌。该育成中心将集聚中科院计算所、电子学所、声学所、自动化所、遥感所、软件所、网络信息中心、深圳先进院等研究所云计算技术领域的科研资源,通过产业前沿技术创新、集成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等,将建设成为我国云计算产业技术源头创新基地、新产业育成基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据悉,这将是东莞市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建设的第11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创新平台力推产业转型升级

  自2006年开始,“十一五”期间东莞市委市政府就以超前的眼光和气派,大手笔投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采取政府出资、高校技术入股的方式,共投入14.5亿元建立了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国家散裂中子源项目暨国家实验室等10个公共创新平台。

  不仅如此,东莞市还通过采取市镇两级财政资助的方式,支持市内龙头科技企业与相关院校合作,组建了太阳能技术研究院等12个行业性创新平台;结合我市专业镇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建设了寮步光电数码等11家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这些创新平台作为东莞创新体系基础性工程的组成部分,已成为东莞集聚国内外科技资源的重要载体,对支撑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资料显示,各创新平台为东莞市家具、毛织、食品、服装、造纸、鞋业等传统产业在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等方面累计服务企业近20000家,支撑企业突破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取得较好的成果,带动经济效益近20亿元。

  如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与东莞市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合作的“高速木材复合加工中心”项目,促进了木工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家具制造行业提供了高性能低价位的先进制造装备,促进了广东省家具制造产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

  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东莞市的各创新平台也引领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上述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创新平台充分利用自身科研优势,积极推动LED、电动汽车、物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开展成果转化,已孵化出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云科技有限公司、光谷华科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企业33家,并建立了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和广东松山湖中医药健康科技园两个产业孵化园。

  此外,通过整合东莞市优势产业上下游资源牵头在数字装备、RFID、卫星导航、LED等领域组建了8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并依托创新联盟联合突破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如由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牵头组建的广东省RFID产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承担了省部产学研重大专项“RFID产业核心技术产品及示范应用”,攻克了RFID芯片、封装、读写器等行业核心技术,并已在虎门港建立了示范工程。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承担的“卫星导航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出国内首颗支持GPS/BD2的双模卫星导航基带SOC芯片,该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导航及授时领域。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承担“基于现代通信网络的商用型‘超大规模教育云服务’”项目,研发了包括云存储、云计算、云调度、云传输和云安全等核心功能的平台软件环境,开展云超市、云终端、云多媒体和手机云服务等项目,并通过人才、技术、资金、服务、市场等各方面的紧密结合,初步实现了云计算平台的大规模应用和商业化运营。

  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能力大大增强

  这些创新平台的建设,不仅推动了东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大大提高了重大科技项目承担能力。

  相关资料显示,各创新平台累计申报国家级科技计划30项、省级科技计划131项、市级科技计划105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立项10项、省级立项75项、市级立项35项,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资助资金近2亿元。

  如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提出的“RFID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产业化”项目,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与东莞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共同承担省部产学研重大项目“安全环保电子类线缆及线束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我市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瓶颈,增强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不仅如此,这些创新平台的建设还促进了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

  据了解,各创新平台依托高校院所引进和组建了一批优质创新资源,其中引进在我市建立分室(分中心)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已达15个,国家级基础创新平台1个;参与组建市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3个、行业性科技创新平台3个、行业技术联盟14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11个。

  同时,各创新平台引进了一批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其中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引进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引进的“云计算产业国际创新团队”、东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引进的“物联网多元信息感知与探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团队”获广东创新科研团队立项资助。

[上一个资讯]:手机支付进入应用普及阶段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财政部:鼓励创投等社会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