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利一箩筐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没几个
专利有多重要?中国DVD产业死于专利。如今,中国已赶超美国成为专利申请第一大国,广东也成为中国专利第一大省。可是,近日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特别聘请全国顶尖的团队,就广东通信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LED产业和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进行专利分析与预警。分析显示,除了通信行业,其他产业都面临专利数量大、核心技术却缺乏的尴尬困境,“专利数量高,含金量却不高”。
在全球通大厦一楼,通信产业中的华为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向市民展示其手机。相对于其他新兴产业,通信产业我国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多,含金量也较高。
现象
LED产业,一盏路灯外国企业赚走1/3
一盏200瓦、价格3000元的LED路灯,国外企业只凭提供光源,就能赚走750~1000元,即1/4~1/3,中国企业包干生产剩下的所有部分,才能赚到2000~2250元。为什么?因为LED产业最核心、最上游的芯片专利,不在我们手中。
广州市景森照明设计公司创意总监刘迪强介绍,LED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而中、下游的应用进入壁垒很低,缺乏核心技术。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利润,LED封装约占10~20%,LED应用约占10~20%。广东LED产业的强项是封装。
在广东,约11%人群携带地贫基因,每年有约1万名地贫患儿出生,其中约1000名是重症患儿。可是,广东在地贫治疗方面没有专利,只有检测专利。
如果说LED、生物医药等这样的产业我们起步落后,专利落后可以理解,与全球同时起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却让人有点失望。华南理工大学负责撰写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部分的专利分析及预警报告,项目负责人黄维军老师介绍,在六大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全球核心专利的统计(前20位或前10位)中,除整车控制器,其他各项关键技术均未见有中国专利。
“专利量大但核心专利少,不但是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她举例:动力电池自2008年以来,中国申请量超过了美国,其中70%为中国本土申请人申请,但是授权量却两者相当,说明专利质量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