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青少年智能图书馆落户普陀
11月7日报道:你是否有过遍寻所有书架却找不到所要图书的经历?这个问题在普陀区青少年智能图书馆内得到了解决。11月6日上午,全国首家青少年智能图书馆体验活动在普陀区图书馆举行,读者在馆内体验图书“零距离”服务,通过终端查询能很快在智能书架的导引下找到图书。
作为定位于区域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文化教育中心、公共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于一身的现代化城区中心馆,普陀区图书馆将青少年读者群作为特色服务对象,引入智能图书管理理念,利用RFID射频技术,使读者能在馆内体验图书“零距离”服务,即实现自助办证、图书一站式精确三维导航、书架位置自动标引、自助借阅等功能。通过智能图书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书架分层标签扫描,实现馆藏图书清点、错架统计等多类功能,并可分别进行面向读者和馆员双方的业务流程规划。读者查询终端采用触摸屏设计,通过联机查询目录,结合声、光提示,实现馆藏各类图书期刊、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视听资料三维立体的图书在架方位查询。
此外,普陀区图书馆还在图书馆广场上同步推出青少年24小时图书自助漂流亭,作为普陀区图书馆特色服务“图书漂流”的馆外延伸。2010年,图书漂流亭曾在上海世博会上为广大游客提供过图书漂流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此次推出的青少年图书漂流自助亭亭,同样运用RFID技术,读者只要将“读者证”、“身份证”放置于感应器上,就可以按照屏幕提示完成身份识别,轻松地选择图书的取漂、放漂、查询等功能,并可实现对漂流书捐赠的自助受理及电子书的下载等功能。
在现场体验活动中,项目研发人员通过智能书架的功能演示,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智能书架的运行原理,并与读者进行了现场沟通。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智能图书馆和图书漂流亭的开放使用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摆脱传统图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智能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不仅实现了高新科技在图书馆的实际运用,更增添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乐趣和便捷。
青少年智能图书馆的推出预示着普陀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对普陀区近年来服务体系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沐浴知识阳光、共建精神家园”普陀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展览也同期在普陀区图书馆底楼大厅举行。展览现场的50块展板分别从“普陀区公共图书馆三级服务网络”、“普陀区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品牌”、“普陀区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活动”三方面对多年来普陀区公共文化建设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翔实的文字材料、图片等向广大读者展示了普陀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程。
作为定位于区域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文化教育中心、公共图书馆网络中心和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于一身的现代化城区中心馆,普陀区图书馆将青少年读者群作为特色服务对象,引入智能图书管理理念,利用RFID射频技术,使读者能在馆内体验图书“零距离”服务,即实现自助办证、图书一站式精确三维导航、书架位置自动标引、自助借阅等功能。通过智能图书定位管理系统实现书架分层标签扫描,实现馆藏图书清点、错架统计等多类功能,并可分别进行面向读者和馆员双方的业务流程规划。读者查询终端采用触摸屏设计,通过联机查询目录,结合声、光提示,实现馆藏各类图书期刊、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视听资料三维立体的图书在架方位查询。
此外,普陀区图书馆还在图书馆广场上同步推出青少年24小时图书自助漂流亭,作为普陀区图书馆特色服务“图书漂流”的馆外延伸。2010年,图书漂流亭曾在上海世博会上为广大游客提供过图书漂流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此次推出的青少年图书漂流自助亭亭,同样运用RFID技术,读者只要将“读者证”、“身份证”放置于感应器上,就可以按照屏幕提示完成身份识别,轻松地选择图书的取漂、放漂、查询等功能,并可实现对漂流书捐赠的自助受理及电子书的下载等功能。
在现场体验活动中,项目研发人员通过智能书架的功能演示,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智能书架的运行原理,并与读者进行了现场沟通。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对智能图书馆和图书漂流亭的开放使用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摆脱传统图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智能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不仅实现了高新科技在图书馆的实际运用,更增添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乐趣和便捷。
青少年智能图书馆的推出预示着普陀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作为对普陀区近年来服务体系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沐浴知识阳光、共建精神家园”普陀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展览也同期在普陀区图书馆底楼大厅举行。展览现场的50块展板分别从“普陀区公共图书馆三级服务网络”、“普陀区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品牌”、“普陀区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活动”三方面对多年来普陀区公共文化建设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翔实的文字材料、图片等向广大读者展示了普陀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