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出台多项奖励举措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深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我市将通过10项措施,确保到“十二五”末,总体自主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完成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任务。未来几年,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将有哪些新亮点?记者提前带您了解。
关键词:创新孵化基地建设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和中试基地用房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新增科技企业1000家。
措施:积极构建以“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创业投资”为服务模式的新型科技创业服务体系,提高科技企业初创成功率和成长速度,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科技创业企业。重点支持洛阳科技城、大学科技园、863软件产业园、洛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洛阳北航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力争建成洛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链的重要基地。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服务体系完善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发展,获得国家认定的,奖励100万元;获得省级认定的,奖励50万元。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发展目标:到2015年,培育1至3个特色产业鲜明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措施:围绕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和重点,在工业设计、电子信息、物联网、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产品创新、生产与营销方式创新以及关键技术创新,深化高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有色金属、石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以工业设计、文化创新、物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园区和项目品牌,促进产业链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
鼓励各产业集聚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的产业研究院,强化科技创新与战略新兴产业的紧密结合,把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成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对于在洛和国内外研究性大学、研究院所的相关优势学科新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列入市相关规划和建设计划的,分阶段给予总额最高2000万元的资助。
关键词: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
措施:在推进传统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基础上,布局一批新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发挥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优势,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给予50万元的奖励。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力争到2015年,使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在国家高新区排名中上升3至5位。
关键词: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发展目标:到2015年,组建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10大重点科技项目,支持创新联盟中关键技术和研究。
措施:以储能技术材料与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生物、光电、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为重点,选择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组织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和合理衔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各类研发平台达到8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中心。
措施:以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和发展一批高水平研发中心,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研发平台,分别给予相应资金支持。
鼓励设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各类研发平台以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形式对社会开放,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政府将根据其对社会服务的数量、质量等指标给予补助,最高补助金额100万元。加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试验、推广及产品设计、检测等各类技术服务平台,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金额100万元。(物联网世界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