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移动大佬谈移动金融 农村领域空间巨大

移动大佬谈移动金融农村领域空间巨大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移动金融,电信运营商的态度起到决定作用。作为国内最大的电信公司,也是浦发银行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董事长王建宙怎样看待农村未来的机遇?他对吉晓辉的提案又有怎样的看法?

    虽然两会期间各家媒体的采访不断,但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宙依旧抽出了时间,单独接受了《农村金融时报》的专访。

    《农村金融时报》:目前农村地区居民的手机普及率依旧很低,中国移动是否有测算过未来中国农村领域的空间有多大,对公司未来盈利将有多大的贡献?

    王建宙:农村领域空间巨大,粗略计算,农村的平均普及率要比城市低20%。以此计算,农村平均普及率赶上城市平均普及率,就能给中国移动带来1亿5千万的增量,事实可能会更多。

    若干年前,人们质疑在农村布网点能否能收回成本。这其实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农村概念,即城市之外的区域。这部分区域的用户使用量很大,并且依旧在逐步增加。由于中国移动提前布点,因此在该区域的业务已经占据了主动。而对于较偏远的人口少的区域,确实很难盈利,但这部分我们将其作为社会责任,无论是否盈利都要做。

    《农村金融时报》:相较于城市业务,中国移动针对农村是否会推出一些特别的、定制化的服务?

    王建宙:我们已经推出了一些针对农村的服务。比如信息服务,农民可以定期收到包括农业、气象、气候等相关针对农村、农业的信息。

    《农村金融时报》:在本次“两会”中,浦发银行董事长吉晓辉提出了发展移动金融,借助科技手段解决农村金融领域的支付、取现等问题。您怎样看待这种合作前景?

    王建宙:手机支付我认为非常有前景。在肯尼亚就已经有了一种被称为M-PESA的成功模式。因此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够解决农民的切身需求,就达到目的了。

    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规范问题。首先是资质,例如浦发银行可以做支付,但我们是电信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手机可以打电话,但不可以支付,因为没有这个资质。第二个问题是清算平台,虽然国内目前已经有很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但依旧没有真正的制度,希望有关部门在此方面建立相关制度。

    《农村金融时报》:吉晓辉在提案中还有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建议,即应该允许商业银行委托诸如电信等非银行类机构的网点经办或代理取款、汇款等简单的金融服务。这样可以弥补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不足的问题。

    王建宙:刚才提到的M-PESA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一个村民通过短信就可以将钱汇到另一个用户的虚拟账户中。取钱的用户,只要凭短信和手机号就可以去任何一家授权的小店取钱。这样的经验对我们产生了很大启发。

    《农村金融时报》:您是否有过预算,建立这样一套系统的成本大概是多少?技术上实现的难度大吗?

    王建宙:我认为成本不是问题,技术不是问题。
[上一个资讯]:教育部首个物联网人才实训...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金融IC卡走入宁波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