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急需缩短网络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宽带接入网的瓶颈将逐渐由网络带宽转变为网络时延。很多实时性的网络应用,比如VoIP,网络视频会议以及网络游戏等,对于网络时延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网络时延达不到这类网络应用的最低要求,这类网络应用的用户体验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大规模的用户流失。进一步地,网络时延会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产生重要影响,亚马逊公司曾进行过测算,网络时延每增加100毫秒,公司的利润率就会相应地下降一个百分点。
因此,如何降低网络时延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一个网络应用来讲,可从多个方面来降低网络时延,比如缩减DNS解析时延,增加服务器的数目及减小网络设备的转发时延等。其中,如何减小网络设备的转发时延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课题。与电信网的“虚电路”模式不同,互联网广泛采用了“存储-转发”这种报文转发模式。这种模式必然要求各类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其它各类网络中间件)建立并维护一个报文缓存队列,以缓存其所接收到的报文。同时,为了应对流量突发以及网络抖动等突发事件,人们在不断地增大各类网络设备的队列缓存。这导致在减小网络丢包率的同时却大幅增大了网络时延。
针对这种现状,为减小转发时延,思科等网络设备商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87次会议上发起召开了一次名为AQM(Active Queue Management,主动队列管理)的BoF会议。这次BoF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联合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的力量,探索主动控制队列长度的机制,以减小网络时延;同时,将在IETF范畴内成立相应的工作组,以制订未来的队列控制国际标准,并推动这些标准的应用普及。在这次会议上,思科和贝尔实验室的专家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队列调度算法。这两种算法的共同点在于:都使用包时延而不是队列长度来作为调度依据;其调度参数的个数都做到了最小化;都能支持高吞吐率。二者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当时延过大时,思科所提的PIE算法是在队尾丢弃数据包,而贝尔实验室所提的FQ-CoDel算法是在队头丢弃数据包,二者各有优缺点。目前,思科提出的算法已经在网络(下载地址为:ftp://ftpeng.cisco.com/pie/ )上进行了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评测。
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发布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可以预见,中国的宽带网络将因此而获得长足进步,在带宽得到大幅提升的同时,不妨也关注一下网络时延这个事关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以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交互类网络应用的需要,促进互联网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邓光青 孔宁)
(物联网世界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