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一周视点NO7
编者按:近几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物联网”一时间成为人们殷切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它也依然成为了一个大家热烈追捧的朝阳产业。
关注行业未来走势,关注行业现状与动态,成为物联网业内人士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功课。物联网世界网作为行业专业媒体,应业界同仁要求,特别推出“物联网一周视点”栏目,为急切关注物联网大事的从业人员梳理出一周内的行业大事,供大家参考阅读。
以下是上周(12月9-12月15日)物联网行业主要事件概要:
◆ 12月9日,成都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四川有限公司、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共同签署 《关于联合推动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文)
◆ 近日,招行携手中国联通宣布推出名为“联通招商银行手机钱包”的信用卡手机支付产品,这是国内首款基于SWP-SIM卡模式的近场手机支付产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3G手机支付”。(全文)
◆ 10日,为推动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启动实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及产业化专项,并给予资金支持。(全文)
◆ 10日上午,东南大学-IBM云计算联合研究中心在东南大学成立。据悉,该中心是目前IBM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所,也是IBM与中国高校合作建立的唯一一所云计算领域的联合研究中心。(全文)
◆ 当前,智能电视、云电视的诞生揭开了我国彩电业转型升级的又一序幕,也为彩电厂商向智能化延伸奠定了硬件基础。围绕智能化的终端,彩电厂商正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开始主动向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电视牌照商等产业链各方寻求合作。(全文)
◆ 11日,江门市《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建设智慧江门的实施方案(2012~2015年)》(以下简称《方案》)已获江门市政府同意。(全文)
◆ 近日,京东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和江苏省宿迁市相继签订云计算中心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投资总额达40亿元。(全文)
◆ 11日,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国启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每个试点项目经费总投入不少于3600万元。(全文)
◆ 12日,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员会独家获悉,下一代互联网将于明年展开正式商用,并计划在2013年底完成第一阶段的商用试点,2014年到2015年展开全面商用推广。(全文)
◆ 12日,台北首个“智慧公车候车亭”在台北市政府站启用,该候车亭增设3分钟爱心灯号显示、互动式资讯荧幕等设施,方便身心障碍者候车及搭乘公共汽车。(全文)
◆ 13日,在中关村大数据论坛上,宽带资本、红杉资本、北极光创投等联合发起创立了云天使基金,此外,“中云融汇”基金和“大数据实验室”孵化基金也宣布成立。(全文)
◆ 日前从有关方面获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下称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已经初步确定,目前征求意见工作已接近尾声,有望于近期出台。(全文)
◆ 13日,“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在中关村举办,会上宣布成立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联盟将组织成立中关村大数据工程中心,发布大数据年度发展报告,并策划一系列业界交流活动。(全文)
◆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数据产业市场将形成2万亿元以上的规模。为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规划了国内首个大数据处理与服务专业园区,在全国率先举起大数据产业旗帜。(全文)
◆ 13日,“上海市市政府参事室智慧城市研究基地”在上海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揭牌成立。市政府参事室与上海大学同时签订协议,将在此平台上开展多项合作,以助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