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迈向“车联网”时代
车联网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最为核心的应用在用车方面,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道路、车与虚拟世界的联系,都将通过车联网及其应用来实现。在这个“以车代步”的时代,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发展作为交通信息化的重要驱动力,打造着魅力无限的智能交通,孕育着生产力的新飞跃。
由于政府的正向倡导推进和企业本身产业升级转型的内在需求,惠州形成了一股物联网产业潮流。在物联网产业下,车联网企业群也顺势浮出水面。专家预测,未来10年将迎来国内车联网市场的高速发展期,汽车“后市场”即将迈向“车联网”时代;惠州发展车联网产业的条件相对成熟,车联网及应用创新产业基地正逐步建成,正迎着曙光前行。
车联网主要分为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前者是政府部门考虑的问题,后者是车企和后装车机的主要竞争所在。在智能驾驶方面,前装侧重于汽车,如安全监控和车辆维护,后装倾向于车主,如提供信息、多媒体服务等。惠州20年来自然形成的汽车电子企业纷纷走上升级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德赛、华阳、天缘、凯越为代表的车联网第一梯队,以及二线厂商为辅的第二梯队。
优势惠州发展车联网有三大优势
“近5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惠州市逐步有意识地培育了一批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企业,同时本土的各行业领军企业也在进行产业升级,于是形成了一批物联网大产业的龙头企业。”惠州天缘电子有限公司品牌策划部总经理宋华安向南都记者介绍,2011年7月,惠州市获批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惠州物联网终端及应用产业基地);2011年11月,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惠州仲恺高新区为“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云计算产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现已纳入重点建设项目70个,总投入约195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市可形成超600亿元产值的物联网终端及应用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宋华安认为,“惠州车联网产业相对比较成熟,主要的优势在于:第一,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导向、相应的资金支持;第二,车联网企业具有集群优势,惠州是中国电子产业的核心基地之一,早在10年前,惠州市政府就提出建设数码名城的战略规划,包括T CL、联想、德赛、华阳、雷士等本土知名企业以及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惠州投资(比如三星、LG、索尼、美国科锐、住友等),使惠州具备了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德赛、华阳、天缘、凯越等企业是中国汽车电子(汽车D V D导航)的龙头企业,在车联网终端设备方面的配套较为完备;第三,惠州的地理位置比较好,比邻东莞、深圳、广州,交通方便,人力资源成本比较低廉。”
成果车联网及应用创新产业基地逐步建成
惠州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均居全国前列。眼下,作为汽车电子前沿技术的车联网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曙光。
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透露,车联网及应用创新产业基地正逐步建成。华阳集团投资建设的车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关键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德赛集团投资建设的车联网服务平台研发及商业化运营,天缘电子投资建设的智能车载信息终端及车联网应用产业化等项目,将为车联网应用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为物联网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华阳通用已打造了多款车联网产品供客户使用,如玛雅系列(如CE4M C8、CE4M 01)、A 8系列(如C E6AC 8)等,均可提供车联网、蓝牙、多核CPU芯片等服务,并有效保障一键通的实施。华阳车联网产品上市后,受到了众多用户追捧和认可,目前已经拥有数万名车联网用户。
“车载导航信息系统厂商需要与整车厂、电子地图厂商、半导体厂商、服务内容提供商等加强协作。”德赛西威技术中心负责人称,去年11月,应全球性合作组织车联网联盟邀请,德赛西威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赴日本东京参展“2012年车联网联盟年会”。12月,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共同打造的“新一代车联网应用系统联合实验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分支车联网真正“走下云端”,逐步进入实质应用阶段。
宋华安也介绍,天缘公司亦是较早进行车联网产品开发的企业,其投资2亿元建设的智能车载信息终端及车联网应用产业化等项目以及相关产品,成为中国车联网产业的代表性技术研发成果,并申报了上百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果。
不足产品研发和销售体系未完全成型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车联网竞争很激烈,IT巨头、手机厂商甚至家电厂商等各路英雄都想分杯羹,另外在技术、标准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层面上,车联网的发展仍遭遇诸多瓶颈。由于车联网产业链发展并不均衡,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不断的市场整合。目前惠州车联网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包括德赛、华阳、天缘等企业在内的车联网企业在车联网产品研发、商业模式、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还没有完全成型。
建议政府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惠州的车联网产业将形成几个大企业龙头占主导、众多中小厂商共同发展的局面,包括德赛、华阳、天缘等大企业的市场都是面向全国以及海外,因此惠州车联网产业的势力范围是全国和全球化的,不仅仅局限在惠州本土。”谈到未来发展,宋华安认为,如果有政府的进一步支持,在招商引资方面能够引进几个中大型的车厂到惠州落户,相信这些车厂将会很方便地进入车联网行业,惠州的车联网产业配套也将会发展得更好。
此外,车联网的发展还将产生一大批软件开发(A PP应用)类企业,这类企业将为以德赛、华阳、天缘为代表的硬件厂商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创意,这样的产业联盟与合作,会加强惠州的车联网产业实力。但这个方面目前惠州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政府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惠州车联网产业打造完善的一条龙产业服务,才能成为国内翘楚。
由于政府的正向倡导推进和企业本身产业升级转型的内在需求,惠州形成了一股物联网产业潮流。在物联网产业下,车联网企业群也顺势浮出水面。专家预测,未来10年将迎来国内车联网市场的高速发展期,汽车“后市场”即将迈向“车联网”时代;惠州发展车联网产业的条件相对成熟,车联网及应用创新产业基地正逐步建成,正迎着曙光前行。
车联网主要分为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前者是政府部门考虑的问题,后者是车企和后装车机的主要竞争所在。在智能驾驶方面,前装侧重于汽车,如安全监控和车辆维护,后装倾向于车主,如提供信息、多媒体服务等。惠州20年来自然形成的汽车电子企业纷纷走上升级转型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德赛、华阳、天缘、凯越为代表的车联网第一梯队,以及二线厂商为辅的第二梯队。
优势惠州发展车联网有三大优势
“近5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惠州市逐步有意识地培育了一批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企业,同时本土的各行业领军企业也在进行产业升级,于是形成了一批物联网大产业的龙头企业。”惠州天缘电子有限公司品牌策划部总经理宋华安向南都记者介绍,2011年7月,惠州市获批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惠州物联网终端及应用产业基地);2011年11月,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惠州仲恺高新区为“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也是全国唯一一家以云计算产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现已纳入重点建设项目70个,总投入约195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市可形成超600亿元产值的物联网终端及应用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宋华安认为,“惠州车联网产业相对比较成熟,主要的优势在于:第一,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导向、相应的资金支持;第二,车联网企业具有集群优势,惠州是中国电子产业的核心基地之一,早在10年前,惠州市政府就提出建设数码名城的战略规划,包括T CL、联想、德赛、华阳、雷士等本土知名企业以及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惠州投资(比如三星、LG、索尼、美国科锐、住友等),使惠州具备了产业集群优势,特别是德赛、华阳、天缘、凯越等企业是中国汽车电子(汽车D V D导航)的龙头企业,在车联网终端设备方面的配套较为完备;第三,惠州的地理位置比较好,比邻东莞、深圳、广州,交通方便,人力资源成本比较低廉。”
成果车联网及应用创新产业基地逐步建成
惠州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均居全国前列。眼下,作为汽车电子前沿技术的车联网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曙光。
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透露,车联网及应用创新产业基地正逐步建成。华阳集团投资建设的车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关键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德赛集团投资建设的车联网服务平台研发及商业化运营,天缘电子投资建设的智能车载信息终端及车联网应用产业化等项目,将为车联网应用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服务,为物联网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华阳通用已打造了多款车联网产品供客户使用,如玛雅系列(如CE4M C8、CE4M 01)、A 8系列(如C E6AC 8)等,均可提供车联网、蓝牙、多核CPU芯片等服务,并有效保障一键通的实施。华阳车联网产品上市后,受到了众多用户追捧和认可,目前已经拥有数万名车联网用户。
“车载导航信息系统厂商需要与整车厂、电子地图厂商、半导体厂商、服务内容提供商等加强协作。”德赛西威技术中心负责人称,去年11月,应全球性合作组织车联网联盟邀请,德赛西威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赴日本东京参展“2012年车联网联盟年会”。12月,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共同打造的“新一代车联网应用系统联合实验基地”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分支车联网真正“走下云端”,逐步进入实质应用阶段。
宋华安也介绍,天缘公司亦是较早进行车联网产品开发的企业,其投资2亿元建设的智能车载信息终端及车联网应用产业化等项目以及相关产品,成为中国车联网产业的代表性技术研发成果,并申报了上百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果。
不足产品研发和销售体系未完全成型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车联网竞争很激烈,IT巨头、手机厂商甚至家电厂商等各路英雄都想分杯羹,另外在技术、标准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层面上,车联网的发展仍遭遇诸多瓶颈。由于车联网产业链发展并不均衡,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将会面临不断的市场整合。目前惠州车联网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包括德赛、华阳、天缘等企业在内的车联网企业在车联网产品研发、商业模式、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还没有完全成型。
建议政府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惠州的车联网产业将形成几个大企业龙头占主导、众多中小厂商共同发展的局面,包括德赛、华阳、天缘等大企业的市场都是面向全国以及海外,因此惠州车联网产业的势力范围是全国和全球化的,不仅仅局限在惠州本土。”谈到未来发展,宋华安认为,如果有政府的进一步支持,在招商引资方面能够引进几个中大型的车厂到惠州落户,相信这些车厂将会很方便地进入车联网行业,惠州的车联网产业配套也将会发展得更好。
此外,车联网的发展还将产生一大批软件开发(A PP应用)类企业,这类企业将为以德赛、华阳、天缘为代表的硬件厂商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创意,这样的产业联盟与合作,会加强惠州的车联网产业实力。但这个方面目前惠州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政府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惠州车联网产业打造完善的一条龙产业服务,才能成为国内翘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