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农业农户种田省心又省力
记者近日在宜兴金兰村“千亩示范方”看到,绿油油的麦田中竖立着一台台“监测仪”,犹如卫兵守护着麦苗。这项“大田物联网技术”,可通过苗情监测、数据采集等,指导农户及时开展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田变得“省心又省力”。昨从宜兴农林部门获悉,该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已超90%,农业物联网技术使用面积5万余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并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
宜兴积极推广“感知农业”,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大田种植、花卉栽培、水产和畜禽养殖等领域。该市百兴猪场引进“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覆盖了饲料投喂、防疫管理、母猪发情监测等环节,真正实现了自动化养猪。阳羡茶博园建成8000平方米的物联网智能大棚,实现了温、光、水、气的远程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管理效率。蟹塘装上传感器,实现了自动增氧,通过“远程诊断系统”,指导农户及时“对症下药”,降低了螃蟹的死亡率,每亩实现增收1000余元。
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上,物联网技术也大显身手。宜兴在9个大型农贸市场实施蔬菜销售“条码制”制度,条码日用量超过5万张。一旦出现农药残留等问题,可查询到菜农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该市推行的“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首批200多位螃蟹养殖户统一打出“宜兴大闸蟹”大品牌。通过“二维码”技术,可查询到螃蟹产地、生产记录等信息,有效杜绝了假冒产品,提升了农户的品牌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
信息化还拓宽了宜兴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目前,该市已建起各类涉农网站200多个,一年销售农副产品3亿多元。广大农户只要在家点点鼠标、接接电话,足不出户就能让各种产品“飞”往全国各地。该市“天绿优质农产品营销网”,拥有百合、板栗、笋干等数百个品种,一年销售超过5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虹腾食品公司通过网络“招来”美、英等国的代理商,一年出口脱水蔬菜400多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