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名城不仅需要有“智慧”,更要有“温度”。对于厦门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建设,或者多个项目的叠加,而是以城市和谐繁荣、民生幸福为目标的一次系统思考和实践。如何把厦门建设成一个有“感知”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如何打造一个以民生为核心的智慧名城,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智慧”带来的便利?近日,市信息化局局长孔曙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将带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智慧厦门”。
信息消费有望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记者:智慧城市已成为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浪潮,各地发展各有特色。厦门有自己的哪些优势?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孔曙光:厦门智慧城市的成果,已经开始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领跑全国的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信息化成果正成为厦门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的“智慧城市”建设始终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是和整个城市发展有机融合的,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建设智慧城市中,厦门还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对台交流。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会议等形式的活动,把台湾建设“智慧城市”的经验引入厦门。
记者:信息化建设是我市撬动信息消费的支点,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它的发展情况?
孔曙光:我市的信息化总体来说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厦门相继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获得2009-2010年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过去的一年,厦门陆续获得了“中国城市信息化卓越成就奖”、“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奖”、“中国智慧城市推动奖”三大奖项,成为全国罕有能囊括三个奖项的城市。我市的TD无线城市还成为工信部向全国推广的样板。此外,我市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云计算项目成为全国云计算试点项目。
厦门在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宽带城市工作方面步伐领先,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2011年,厦门在国内第一个出台市级光纤宽带建设规范,比国家相关政策早了近两年。厦门已经成为国内首批建成以光纤入户、数字电视、4G网络大范围覆盖的城市,为开展数字家庭应用示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前,我市正在部署拉动信息消费,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信息消费有望培育成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又一消费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厦门在发展数字家庭产业及应用、促进信息消费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我们将按照全市整体部署,探索以普及数字家庭为切入点,打造“家庭-社区-社会”三级结构的信息消费平台,通过抓住信息消费升级机遇,积极开拓居民信息消费市场。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推动居民家庭健康信息化,居民家庭教育信息化,居民家庭娱乐信息化,居民家庭金融信息化,居民网上办事信息化,着力推进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服务向居民家庭延伸,形成家庭信息服务产业链,达到家庭消费信息化、家庭生活智慧化的目标,促进家庭信息消费快速成长,让居家生活更智慧更便利。
升级信息惠民工程 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度
记者:我市在智慧名城的建设过程中遭遇了哪些挑战?扩大信息消费是国家战略,在这方面,我市有什么计划,将如何发挥?
孔曙光:总体来说,我市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刚刚起步,未来还有许多应用、更大空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培育。我们遇到的挑战也很多,首先,“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市民三方面共同参与,需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和合力,在这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能。其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以市场化的机制和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第三,我们需要进一步找准抓手和切入点,创新应用,加快信息化与城市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市民日常工作生活的融合速度,进一步提高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我们将充分发挥厦门在三网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优势。首先,继续推动光纤宽带城市建设,继续加大智慧城市和无线城市的建设力度,打造优质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教育、医疗、交通等信息惠民工程,提升市民生活的便利度;发挥厦门在动漫游戏产业的优势地位,吸引汇聚国内相关信息内容产业,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其次,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利用厦门4G通信试点城市的建设成果,加强与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培育更多更好的高品质电子制造业;同时,做好消费软环境的建设,创建新的消费业态,在各个消费环节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如移动支付、手机订票等,减少来回奔波,推动信息消费产业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 惠民理政兴业
记者:信息化局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孔曙光:市信息化局既是厦门推进“智慧城市”的“设计师”、“工程师”,同时还是“安全员”。按照职能分工,信息化局负责对整个“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建设重点等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同时,一些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公共性项目是由我局立项并直接参与建设的,比如人口、城市地理等基础数据库,以及交通云、教育云、医疗云与政务云等项目。此外,我们还负责全市信息安全的统筹协调工作,负责督促各项系统的建设和使用部门做好信息安全保障,进行智慧城市运行的安全检查和督导。
今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建设“美丽厦门”的规划目标和任务,我们将构建厦门“智慧民生,智慧政府、智慧产业”等新兴的智慧城市发展形态、实现“惠民、理政、兴业”。
例如,在惠民方面,推进智慧家居建设,普及光纤宽带入户,建设数字家庭,实现三网融合,提升家居生活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消费。推进智慧健康医疗和智慧交通系统建设,推进慢病健康管理、为百姓的生活提供智慧化服务。在理政方面,建立一站式的网上审批服务系统,让市民多走网路、少走马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在兴业方面,催生培育覆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4G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服务业,形成新兴信息技术智慧产业链生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建设智慧制造平台,促进信息消费助力经济转型。
目前,我们还在推动“海峡两岸健康医疗云工程中心”和“中国统计信息云平台暨大数据研究服务基地”的落地和建设推进工作,项目建成运行后,将能为我市带来超过千亿的产值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