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控食品药品安全:消费者是第一推动力
背景一:浙江省工商局发布了血燕抽检报告,共抽检血燕经销商491家,抽检血燕537批次,分别由浙江公正检验中心等6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流通领域抽检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100%是“毒燕”。
背景二:有机蔬菜在不少消费者眼中是营养、安全的象征,大部分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认识往往停留于有机标志和昂贵的售价。但这种有机标志制作简单,业内人士就此指出,由于认证标志不具有防伪功能,且没有编码,如果管理不严,盗用、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十分容易,且一般消费者难以识别真伪。
食品安全的“危机”时代
近段时期以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出,“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近期又有“骨汤门”、“豆浆门”、“后厨门”、“化学酱油”、“勾兑醋”等频繁爆出,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食品安全事件,让老百姓心情忐忑,对我们的食品安全提出种种质疑,食品安全的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儿?为何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屡禁不止?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面对目前如此混乱的食品安全环境,作为消费者能不心有余悸,担心受骗吗?好在这些国家都看在眼里,高度关注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在全国两会上,涉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委员提案多达200余件,关注度在各提案分类中居于前列。而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由此可见随着食品的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食品行业势必将迎来一次重大的变革。
“把脉”食品安全
事实上,各级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从出台法规、修订标准、设置机构、加大问责力度到开展专项整治、强化企业责任、加大风险监测和联合打假力度,一系列举措无不展示着监管部门的决心。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食品安全隐患仍屡屡出现,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你可以说是因为那些制售假冒伪劣者唯利是图,道德败坏,法律意识淡薄,视人命如草芥,不关心食品质量,只在乎价格和利润。你也可以说是监管部门职能行使不力,“机构云集”增加了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难度,提高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你还可以说是因为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执法不严,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过轻,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猖獗。但归根结底,消费者才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最终消费品的接受者,消费者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应该主动参与到整个食品安全责任链中,为自身的安全发动一场人民战争。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问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开拓思维,建立一套完善的长效监管机制,将各级政府部门、食品企业、消费者全部纳入进来,建立一个完整的互动体系,以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食品安全之“终南捷径”
与食品安全乱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药品电子监管政策的强力执行,药品安全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药品电子监管步入正轨,约有26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100多家经营企业进入了药品电子监管网,入网品种达到47521个。国家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全品种电子监管可以有效打击生产、销售假劣药行为,可以实施对问题药品追溯召回,方便消费者查询真伪及相关详细信息,此举对药品全程透明化管理、消费者用药安全和提升监管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食品安全的顽症,在充分调研了药品电子监管的应用之后,全国政协调研组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强化扩大电子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他们认为应该借鉴药品电子监管的做法,将其推广到食品安全监管中。对重点领域、反复发生问题的食品,建立从原料采购、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市场销售等相关信息可查询的质量追溯系统,健全及时召回和处置的机制。尽管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复杂,所涉部门、企业也更多,但相关部门应该把电子监管这一好的形式用起来,借鉴药品电子监管推行经验,研究其可行性。
无独有偶,在今年8月3日召开的食品追溯编码方案专家论证会上,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提出的食品批次追溯和单品追溯两种编码方案通过论证。专家组认为,基于商品条码的追溯方案,符合中国的现实需求及食品追溯的发展趋势,对于规范食品追溯编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筑起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进行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研发,其中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创公司”)在食品药品追溯领域的成绩尤为突出。
爱创公司负责人提出,筑起食品安全“防火墙”不仅需要企业自律和职能部门监管,还需要消费者的积极维权。他认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中,消费者是第一推动力,维权应从掌握食品安全与真伪开始。在他看来,食品完全可以借鉴药品,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的产品质量追溯,技术方面基本不存在问题,但只有广大消费者真正的养成习惯,通过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随时查询身边食品的安全与真伪,才能真正推动企业自律,本着良心行事,才能实现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互动,营造出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用药环境。否则,就好比空有一柄绝世利器,却无人会用,那它跟一块废铜烂铁也没什么区别。
“近日发生的地沟油事件,如果我们给每一桶正规生产的食用油都赋予‘身份证’(追溯码)——这些身份证都具有唯一性,核注核销,不用担心被仿冒、盗用,那就可以有效地为消费者提供防伪查询功能,让消费者可以通过短信、语音电话、网站等多种途径轻松查询到产品来龙去脉、产销信息,从而可以放心购买食用。可以说一旦有了“追溯码”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将会对那些弄虚作假者形成有效威慑。但这些都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有当广大消费者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这把利剑来捍卫自身权益时,才能将这把剑的最大威力发挥出来。当我们人人手握利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时候,我想再也没有哪个企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事。”爱创公司负责人给我们举例道。换句话说,健康与安全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手里,只有当我们集体对假冒伪劣宣战时,它才无所遁形!我们也希望,各方能够携手进行一次科普活动,让普通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贴心服务,能够体验到食品电子监管的便捷与安全!
结语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食品安全是一个需要监管部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信息化服务商及媒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科学监管,因地制宜、因时施策,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水平。为自身健康,广大消费者也应顺势而起,养成随时随地对入口的食品药品进行真伪查询、来源查询的好习惯,通过电子监管码这一有效载体,切实保障自身权益。
“要是及早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进行电子监管,老百姓就能放心了。”这是两会委员们的共同看法。我们也衷心希望“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让放心食品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稿)
[背景小资料]
北京爱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方面成绩斐然,为国内外2000多家食品医药企业建立了安全追溯体系,食品行业伊利集团、华润雪花啤酒已成为爱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首批用户。爱创自主研发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BizTTS)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工具,通过普通数码、一维条码、二维条码、RFID标签等方式对单个产品赋予“身份证”(追溯码),实现一件一码,对产品的生产、仓储、分销、物流运输、市场巡检及消费者等环节进行数据采集跟踪,实现产品生产环节、销售环节、流通环节、服务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监管工具,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防伪防窜管理手段,同时也能方便的为消费者提供真伪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