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示范区规划获批物联网概念再成热点
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日前批复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要求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研究解决示范区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好规划纲要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同时,要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积极创新商业模式,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此次示范区发展规划获批,再次确定了无锡在物联网领域的区域龙头、产学研一体化中心的地位,预示着国家对物联网产业扶持的力度会逐步加大,未来产业投资机会将进一步凸显。无锡当地相关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受此消息提振,物联网概念短期成为资金追逐的新热点。但由于物联网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很多瓶颈仍有待突破。二级市场上,物联网概念股处于比较偏交易型的机会,真正投资价值的凸显还需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
政策持续给力 产业前景广阔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对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信息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自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调研时首次阐述了“感知中国”理念,要求“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以来,物联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11月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3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2010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促进物联网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今年2月,工信部正式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根据规划,到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5月,发改委又发布了《2012年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的通知》,提出将重点依托交通、公共安全、农业、林业、环保、家居、医疗、工业生产、电力、物流等10个领域应用示范工程,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为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示范提供有效支撑。
7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的标志性目标。提出要构建物联网基础和共性标准体系,突破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传感器技术,组织新型RFID、智能仪表、微纳器件、核心芯片、软件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在典型领域开展基于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新兴服务业,加强物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国金证券研究物联网行业分析师易欢欢认为,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是总纲性的文件,而发改委产业化专项通知则是具体的资金支持细则,工信部在2011年就联合财政部设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基金,2011年首批5个亿的资金已经下拨,目前各地已启动今年专项基金的申报,预计今年资金规模同比增加一倍,达10亿元。此次国务院批复同意《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细则落地政策,对整个物联网产业来说,具有龙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