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概况
文/吴一兵
本项目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数字计算处理技术、脑机接口技术、云计算和医学临床研究技术为基础,以专业化的第三方医疗健康服务介入方式,开创主动、预防、实景化医疗服务的新模式,为人类身心健康、疾病诊疗、疾病预防和信息化健康管理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项目是基于无线互联网公共通讯平台,采用GPRS和3G通讯架构,应用服务可以延伸到手机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项目内容涵盖广域医疗信息化软件、医疗设备、生物传感器、物联网通讯架构、大型网站建设等关键软、硬件环节的定型、建设和应用研究。其中多项已经研发结束的关键医疗设备、自适应软件和生物传感器制造具有国际发明专利申报的优势。是完全自主创新具备物联网属性的高端设备。具备大模式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前期研发基础长达17年以上,合作方包括北大人民医院、中科院心理所、上海同济大学等大型研究院所。相关技术来源于所承担的多项国家、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实施。我们实施本项目的优势是:技术全面、深入,基础扎实。我们所从事的技术基础研究和软硬件产品研发包括:电生理(心脏和脑功能)信息管理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供应室信息管理系统、ICU重症病房信息管理系统、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平台、手术麻醉及ICU重症临床技术路径(诊疗规范操作)、脑状态评价体系及认知功能分析系统、自动睡眠结构分析系统、脑机接口技术、脑镇静镇痛监测仪、植物神经张力监测仪、智能闭环自动靶控TCI给药机器人、病情进程评分评估系统、多功能生命体征监护工作站、医疗诊断设备、数字通讯加密算法等等,对于疾病预警和急救、信息集成和交换、生理信号采集和评价、自动诊断和自我状态调控保健治疗等健康管理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等有深入研究经历和成果,所有关键环节技术和硬件产品都可以进入直接产品应用阶段。是十多年的累积。
项目具体内容分为三个层面:
1. 数据采集:健康核心生理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云模式处理分析,区域医疗健康管理信息化。
利用无线互联网通讯技术实现的健康数据采集管理,支持第三方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1) 专业化生理数据采集传输终端,采集数据可以达到20种以上生理导联。
2) 健康银行网站,数据中心,管理、存储、分配、互动生理健康数据。
3) 数据中心的数据挖掘、分析处理。自动生命信号特征提取。医学科学研究平台。
4) 电脑、PDA手机健康数据显示终端。健康状况提示,疾病预警报警,保健治疗提示。
5) 网络医生系统,搭建人群和医生之间的实时互动通道,数据、医疗保健指导的实时服务。
2. 健康调控:大型网络化的闭环自我健康保健、治疗的健康游戏。
采集不同种类的人体生理信号,通过无线通讯直连到数据中心服务器,经过对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结果回送到使用者电脑或手机上,并驱动游戏化软件的操作结果,游戏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调控生理数据保持在健康状态的过程。
1) 血管弹性健康游戏:操作游戏过程是控制血管收缩和扩张的过程,通过游戏自主学会调控自己的血管扩张水平,控制血压。
2) 脑状态调控健康游戏(脑机接口):操作游戏过程是调控大脑的抑制和兴奋的水平,大脑的抑制是脑节能和脑专注的体现,大脑抑制状态下,脑血流下降(专利发明)。通过游戏自主学会脑抑制和兴奋的控制方法,学会自主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症。改善人们行为控制能力,改善人们学习记忆能力,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同时,心理治疗师的介入,可以实现人、机、人的远程主动心理治疗。
3) 呼吸效率健康游戏:操作游戏过程可以改善肺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率,可以自主学会最佳的呼吸方法,改善血中氧成分的变化。
4) 学习记忆的脑血流灌注改善游戏:操作游戏的进程就可以获得最佳身体、头部姿势,获得最佳的脑血流灌注,改善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5) 脑思维控制健康游戏:操作游戏过程是改善脑控制力水平,改善脑专注度水平,改善记忆和延缓老年痴呆。游戏采用遥控实物模式实现,以机器人和遥控汽车玩具为对象,采用无线方式思维状态分别控制玩具的移动。
6) 脑状态竞技比赛健康游戏(脑司南):双人或多人的脑控制力比赛游戏。可以利用定量、显式的模式反映团队合作能力水平高低,训练脑思维抑制和兴奋的自我控制能力,改善亚健康水平
3. 诊断治疗:专业化、实景化诊断、预警、治疗广域实时互动诊疗信息平台。
利用无线互联网通讯,实现在家庭环境下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改善诊断准确性和偶发疾病信号获取的实时性,扩展医院诊疗数量和推出主动式诊疗服务模式。也是第三方力量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模式。
1) 实景呼吸睡眠学。家庭环境下采集患者多项生理数据,实时无线直连到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分析并提交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数据分析报告。诊断距离和数据容量随意。同时,可以开展远程实时睡眠呼吸暂停的呼吸机治疗。
2) 实景疼痛学。急慢性疼痛的家庭化监控和治疗。为社区及临床大医院开展实时疼痛监测治疗提供无线网络化平台。大大改善诸如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申报国际专利)
3) 实景神经学。开展失眠、焦虑、抑郁治疗的家庭化诊断平台,并建立虚拟网络治疗环境。专业化远程实时互动的心理、生理脑状态调控治疗。(申报国际专利)
4) 实景心脏学。在人的自然生活和工作中监测心脏功能,并提出诊断预警及报警。
5) 实景男科学。开展家庭化的男性功能勃起的睡眠监测,自动诊断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为患者诊疗的准确性和治疗可行性提供了创新型的诊断模式。(申报国际专利)
6) 实景慢病管理学。利用采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输出数据,开展实时互动的慢性疾病的日程治疗和预测管理。
上述技术中,有多项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原创,带有自动无线广域通讯能力,如脑血流、阴茎血流、脑状态、微循环灌注等等。具备国际上的创新性。代表了物联网在医疗健康管理方面所体现的全球高端实例。
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是第三方承担,并以专业化手段为所有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持续的服务。降低医院的投入成本,降低患者的诊疗费用,提高医院的盈利能力,增加社会的就业数量。细分医疗服务的专业化层次。
其中,脑功能调控游戏的普及(脑抑制能力提高,也是脑节能),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为控制能力,提高人们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人们左右脑协调工作的能力,提高人口素质。有明确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