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堵不堵手机告诉你
中国移动斥资160亿元打造西安“无线城市”
持手机,道路拥堵状况可掌控;用手机,还能买门票……未来五年,无线城市将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昨日,市政府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我市“无线城市”建设全面启动。
憧憬1 重点区域可随时高速上网
据悉,市政府和中国移动将推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政务和民生重点应用、物联网应用及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等关键性工作,共同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在西安的通信网络建设,总投入超过160亿元。
其中,中国移动投入将超过20亿元,用于TD+WLAN的网络建设,基站达到5000个,全面提升无线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资源共享前提下,市政府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制定对公共开放场所、重点区域提供服务民生的WLAN接入服务帮扶政策。
同时,“十二五”期间,中国移动将投入2亿元以上,加大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等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投入不少于10亿元,用于强化网络应急容灾能力建设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无线城市建成后,全市一些重点公共开放场所、重点区域将实现无线宽带覆盖。移动工作人员表示,“在这些地方,市民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高速接入无线网络。”
憧憬2 出车前便可掌控拥堵状况
“十二五”期间,中国移动将投入不少于30亿元,参与基于手机支付和智能定位技术的智能交通工程以及绿色智能旅游工程,基于社区信息化和完善家庭安防服务的数字社区工程,基于电梯安全监控、特种领域生产安全视频监控的安防监控工程,基于智能楼宇信息化监控的节能管理工程,以及基于农业大棚监控与分析的精准农业工程等重点物联网应用工程。市政府将支持中国移动利用新技术,参与西安市智能交通、智能旅游、安防监控、节能管理等领域物联网应用建设试点,树立示范工程并逐步推广,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效率,方便市民生活。
“用手机,就可以买门票;车未动,路况已随时掌控;医院未到,手机挂号已成功……”会见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总裁李跃这样描述未来的无线城市,“未来五年,只要手持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了解交通路况信息;可以购买电影票甚至确定座位;拿着手机,就可以知道哪里噪音是否超标,空气质量是否良好……”
憧憬3 随时随地处理日常公务
“十二五”期间,中国移动投入8亿元以上,推动基于无线网络的信息服务应用及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推动移动互联网等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参与服务外包公共平台、数据存储和交换等信息服务设施建设。投入30亿元以上,积极参与移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便民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重点应用。
据悉,中国移动将参与西安市政务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参与城管、环保、供电、供水、供气、水利、卫生等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将移动信息化应用与城市管理工作流程融合;参与城市治安管理、城市公共安全监控、城市交通监控、应急指挥、消防等城市安防领域信息化应用;参与构建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公开门户,协助政府推进一站式、一网公共服务;同时,参与打造民生服务平台,提供社保、公积金、交通违章、水电煤气、物价等信息查询服务,及时向广大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往常公务员一出差,办公室文件就没法处理,有了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到哪儿都不耽误办公。”据移动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无线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建成,将来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信息化的方式,浏览到政务审批、政务公开、民生信息等资讯。政府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办公电脑或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处理日常的邮件、公文及待办事宜。
新闻链接
无线城市,指的就是利用多种无线宽带技术手段,建成覆盖整个城市或其主要区域的无线宽带信息网络系统,为个人、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城市。
据统计,世界上已经有600多个城市在建或已建无线城市,我国的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也正在建设“无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