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财政厅长:实施大数据战略提高财政服务水平
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趋势深刻理解和认识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必然性。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交汇的发展阶段,新的通讯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将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在这一轮抢占经济制高点的竞争中,广东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才能跟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步伐,才能实现经济发展阶段的战略转型。大数据战略正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阶段转型,实现新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同时,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领域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对全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看,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政府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支撑和信息咨询系统的发展,这一变化也将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效率,节约决策的成本。其次,信息化时代数据资源的可共享性和透明性,必然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行为,并进一步改善政府治理。再次,大数据将从根本上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大数据时代这些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使实施大数据战略成为必然的趋势。
实施大数据战略是提高财政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从财政工作的实际看,财政工作与各种经济社会数据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极大扩展了我们掌握数据、分析数据的手段和方式,也成为提高财政工作水平的重要工具。首先,数据可以服务财政决策。越来越丰富的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数据为更准确、高效地做出决策提供有力的帮助。其次,数据可以改进财政管理。通过各种财政业务数据、民意数据,我们能更清晰地发现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将为我们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再次,数据可以推动财政创新。一方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系统等财政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技术创新本身就是财政创新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有利于增加收入、改进支出的因素,可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因此,财政部门必须真正重视数据,研究推进实施大数据战略的举措,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使财政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透明。
实施财政“大数据战略”,切实提升财政部门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水平。第一,更加注重数据收集。明确数据收集范围,将管理数据、民意数据和环境数据纳入收集范围。完善信息收集的渠道,其中:对管理数据的收集,重点破解部门封闭化、层级分割化的格局,广泛建立与各业务主管部门数据库的衔接或链接口;对民意数据的收集,结合财政监督、绩效评价、为民办事征询民意等工作,广泛收集财政工作相关的民意数据;对环境数据的收集,重点依靠监测自然界各要素传感器自动收集。第二,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强化数据指标统计工作,重点加强对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资金的口径设计和数据统计;创新数据管理方式,加快推进标准一致、格式统一、互通互融的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可实现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提升数据分析技术,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利用其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为财政管理服务;改进民意调查方法,加强与统计部门及民意调研机构的沟通合作,在加强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将计量统计分析工具运用到社会调研中。第三,更加注重数据使用。坚持用数据说话,强化以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分析,使数据和信息成为财政专项支出、政策设计等决策的重要基础。重点加强财政收入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政策评估、财政工作宏观分析,并提出财政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四,更加注重数据公开。牢固树立“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理念,认真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有关条例制度,坚持积极与稳妥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推进数据公开工作。
实施财政“大数据战略”必须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大数据带来的挑战,首先是体现在对硬件和技术的要求上。一是建立一套硬件体系。通过对现有硬件的改造升级和配置新的硬件设备,打造一个能够适应未来大数据采集、储存、管理、分析、交换、共享需求,而且简便、智能、可扩容的硬件体系。二是建立一套运行机制。通过顶层设计,满足大数据系统建设有序、动态、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行。三是建立一套建设标准。建立面向不同类型、涵盖各个领域、不断动态更新的大数据建设标准,为实现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网络互连、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四是建立一个共享平台。通过数据集成,打破目前数据部门封闭化、层级分割化的有限状态,实现财政与国库、税务、审计及各执行单位、支出单位及各级财政部门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最大容量和便利化。另外,财政部门作为和数据打交道的部门,财政干部队伍作为和数据打交道的人,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需要进一步树立数据管理意识、增强数据收集观念、改进数据利用手段,真正做到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改进管理、用数据推动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物联网世界网整理)
实施大数据战略是提高财政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从财政工作的实际看,财政工作与各种经济社会数据息息相关,信息技术极大扩展了我们掌握数据、分析数据的手段和方式,也成为提高财政工作水平的重要工具。首先,数据可以服务财政决策。越来越丰富的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数据为更准确、高效地做出决策提供有力的帮助。其次,数据可以改进财政管理。通过各种财政业务数据、民意数据,我们能更清晰地发现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将为我们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再次,数据可以推动财政创新。一方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系统等财政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技术创新本身就是财政创新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有利于增加收入、改进支出的因素,可以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因此,财政部门必须真正重视数据,研究推进实施大数据战略的举措,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使财政工作更有效率、更加开放、更加透明。
实施财政“大数据战略”,切实提升财政部门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水平。第一,更加注重数据收集。明确数据收集范围,将管理数据、民意数据和环境数据纳入收集范围。完善信息收集的渠道,其中:对管理数据的收集,重点破解部门封闭化、层级分割化的格局,广泛建立与各业务主管部门数据库的衔接或链接口;对民意数据的收集,结合财政监督、绩效评价、为民办事征询民意等工作,广泛收集财政工作相关的民意数据;对环境数据的收集,重点依靠监测自然界各要素传感器自动收集。第二,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强化数据指标统计工作,重点加强对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资金的口径设计和数据统计;创新数据管理方式,加快推进标准一致、格式统一、互通互融的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可实现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提升数据分析技术,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利用其先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为财政管理服务;改进民意调查方法,加强与统计部门及民意调研机构的沟通合作,在加强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将计量统计分析工具运用到社会调研中。第三,更加注重数据使用。坚持用数据说话,强化以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分析,使数据和信息成为财政专项支出、政策设计等决策的重要基础。重点加强财政收入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政策评估、财政工作宏观分析,并提出财政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四,更加注重数据公开。牢固树立“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理念,认真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有关条例制度,坚持积极与稳妥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推进数据公开工作。
实施财政“大数据战略”必须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大数据带来的挑战,首先是体现在对硬件和技术的要求上。一是建立一套硬件体系。通过对现有硬件的改造升级和配置新的硬件设备,打造一个能够适应未来大数据采集、储存、管理、分析、交换、共享需求,而且简便、智能、可扩容的硬件体系。二是建立一套运行机制。通过顶层设计,满足大数据系统建设有序、动态、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行。三是建立一套建设标准。建立面向不同类型、涵盖各个领域、不断动态更新的大数据建设标准,为实现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网络互连、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四是建立一个共享平台。通过数据集成,打破目前数据部门封闭化、层级分割化的有限状态,实现财政与国库、税务、审计及各执行单位、支出单位及各级财政部门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最大容量和便利化。另外,财政部门作为和数据打交道的部门,财政干部队伍作为和数据打交道的人,本身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需要进一步树立数据管理意识、增强数据收集观念、改进数据利用手段,真正做到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改进管理、用数据推动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物联网世界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