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打造信息化高地 助推绵阳新发展

打造信息化高地助推绵阳新发展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家庭普通带宽将由现在的三四兆猛增数倍甚至到百兆,轻松通过手机远程监控家里的小孩、财产情况等;患了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入所需科室医生的视线……工业企业方面,一个企业需要几十台电脑,如果提供云服务,企业进驻后,使用电脑,就拿自己的显示屏就行了,客户不必操心更多的东西,所有你想要的,都能由云中心提供。

  这一切并不是空想,将是绵阳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改变,近两年来,通过市经信委等部门牵头实施,这一切正努力在未来几年逐一照进绵阳人的现实。

  通常一提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都会想到道路管网水电等,“十二五”期间,我市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位置:智能通信、3G+WIFI无线网络建设绵阳移动将投入约34亿元,全力加快绵阳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在城市,将重点做好网络的优化,进一步提升网络质量,在农村,将重点抓好通信覆盖,使居住在边远地区的老百姓也能够用上最方便的通信服务。

  “家庭普通带宽将由现在的三四兆猛增至百兆,轻松通过手机远程监控家里的小孩;患了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入所需科室医生的视线,坐在家里寻医问药;司机不再为拥堵烦恼,因为有一双智能眼帮助选择最优出行线路;而政府、企业工作人员也可以突破时间、地域限制,运用手机,处理查询并传递业务信息……所有这些,未来的几年,在绵阳实现,真的不是梦!”去年6月29日,绵阳与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正式签署了数字城市—智慧绵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电信绵阳分公司总经理谢毅钊当时接受本报采访时这样形容。

  按照协议构想,在实施的智慧民生工程中,将涵盖医疗、教育、社区家庭、市民一卡通等多个内容。将由原来零散的系统管理汇聚到云中心去,通过云中心将单个数据整合加工出来,对城市管理,对老百姓生活等,各种各样,无所不包,而这些实现的核心包括前端传感器,加上中间的云处理,展现形式就通过电脑、电视和手机。

  “总的来说,今年是打基础,明年各种应用便可以上载,带一部手机,进小区、车库、单元门、坐公交、加油等等都可以实现畅通无阻。”绵阳电信相关人士说。

  市经信委一位负责人透露,电信公司在绵阳通信基础建设、通信服务等领域将大规模利用光纤到户先进技术,加大绵阳的通信基础投资力度,预计投入15-20亿,构建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光网城市”网络架构。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城市光纤化,加快3G+WIFI无线网络建设;打造无线城市,实现全市城区、乡镇无缝覆盖;全力打造光网城市,实现智慧绵阳建设长远规划。

  将信息化纳入绵阳基础设施建设

  11月21日,绵阳市和IT巨头浪潮集团携手宣布:双方将共建绵阳云计算中心。专门赶赴绵阳出席签约仪式的浪潮集团总裁辛卫华就表示,浪潮集团将与绵阳市政府合力打造立足四川、覆盖全国的云计算产、学、研示范性基地。

  四川作为我国三大云中心之一,正在建四川信息中心的副中心绵阳,一时间,风起“云”涌。绵阳市作为我国唯一的科技城,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在加速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建设和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促进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通过政府引导和组织,建立企业信息化共享平台,降低其使用信息技术、在广大企业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中形成了信息产品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的良好基础。

  当前,市政府正在和电信公司共同推动实施智慧产业工程,包括电子商务、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等等。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总经理杨国光对此看好,去年他就公开谈到,绵阳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一旦实施将是全省标杆,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高度。

  “举一个简单例子,数据应用上,包括下一步使用电脑,就需要一个显示屏就行了,客户不必操心更多的东西。”绵阳电信负责人谢毅钊介绍,目前已有这方面的成熟技术,到今年下半年,计划先运用在绵阳的工业园区里。“这无疑对创业型企业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初期的企业要二三十台电脑,是很大一个数,但我们提供整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企业进驻后,从互联网到数据存储,应用软件等,都提供了条件。”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有了这些,就像一个无形的手,自然就会把相关产业拉到一起,相应的软件商、硬件商,上下游带动将是一个长远的。

  眼下,在企业的信息化步伐中,我市已经迈出新步伐,“市政府正着力推动在企业实施信息化体检和建设工作,目前,正在落实搭建“绵阳市工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将为广大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服务。”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与通信发展科负责人透露。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两化融合”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越来越显现出来,绵阳作为四川省第二大城市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四川省和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一极。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已经成为绵阳企业加快发展的助推器。”这位负责人透露。

  建西部云计算引擎 争当全省信息化排头兵

  近年来,绵阳市作为四川经济和企业信息化的领头羊,在支持电子企业的发展,从事信息技术、信息设备制造、信息资源开发、集成、运营和信息服务的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园区的优惠政策。制定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价格标准,规范信息的有偿使用行为,激励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保护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长虹、九洲、灵通、华丰、东材等一批企业已基本实现了企业的“两化融合”建设,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九洲集团在信息化建设中通过自身的完善,实现了符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系统,在建设专用设计与仿真分析应用系统、企业级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科研辅助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产品条形码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建设都大大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为了使绵阳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速,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与通信发展科负责人表示,当前市经信委正加大研究、制定和完善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消费政策、吸引和激励人才政策、分配政策以及其他有关政策,优化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信息文化传播环境和信息人才培养环境,促进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应用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绵阳市计划在“十二五”规划内为企业进行信息化体检培训工作。目前,正在准备实施的“践行两化融合,建设科技城,送信息化培训到基层”活动。同时,计划树立50—100家“两化融合”示范型企业,推动帮助企业实施从生产到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等整合应用的信息化项目,将信息化普及到大、中型企业的财务、进销存等业务管理环节,提升绵阳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规模发展创新型企业。
[上一个资讯]:杭州启用医疗废物管控追溯...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引入物联网技术 15分钟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