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投资上亿成都高新区欲尝试“云政务”
无需主机,也无需存储空间,只要“头上有云”,哪里有网络覆盖,你的专属电脑就在哪里。
“2012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论坛”22日上午在成都召开。会上,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傅学坤透露:正计划投入上亿资金在高新区率先尝试用“云计算”开展政务工作。
“云计算”或将带来变革 波及多个行业
与市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政务、医疗、教育都可以成为一朵“云”。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傅学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云计算一旦普及,势必将波及到软件的买卖、服务及硬件制造等行业,苹果对其他同类产品带来的影响,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我们什么时候能更深切地感受到“云计算”?傅学坤透露,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开始计划用“政务云”支持开展以后的政务工作,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也将尝试“云”,前期投资金额上亿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同时,将让更多人感受到“云”的力量,达到示范性应用的目的。
专家:云计算已走进生活 但成本高是瓶颈
云计算产业链上,我们有哪些探索实践?在今日举行的论坛上,NEC中国战略部总经理唐力的演讲,给了人们一段“载入云端”的体验。据他介绍,利用传感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搭建的防灾应急系统项目,在去年某国大地震中立了大功:通过该技术,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地震上P波到达之前就开始预报,让大量机关和单位得以提前防范,如及时断电。
“云计算”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陌生词,但为何迟迟没能普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戴元顺认为,现在阻碍中国云计算普及的最重大瓶颈就是成本太高。他以我们手中的电脑为例。“试问大家,你用个人电脑,只需要5千元钱就可以买到,还会花12000元去买一个售后客户端吗?”他认为,服务成本过高,让用户很难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