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移动支付产业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技博客Techcrunch作者尼克·休斯(Nick Hughes)日前撰文指出,一旦全球所有移动用户都能够使用移动支付服务,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之巨。
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
移动支付不应属于独有经营项目。但是目前我们却身处这样的世界之中。封闭、限制性的支付系统不会促成经济繁荣,它只能对经济起到抑制作用。如果我们真是需要近场通讯(NFC)支付系统,而是缺乏民主化的支付系统,表明我们离实现移动支付的繁荣盛世仍相去甚远。
在移动支付的繁荣盛世,并不以用户手中所持的移动设备来决定能否进行移动支付。如果想要在2016年让移动支付产业的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之上,移动支付就需要非常快速的成长。
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支付创新一直在于如何改进使用现金支付的体验苦苦争斗。上世纪之初,百货商店发行了只能够在自己商店中使用的购物卡。购物卡的出现有利于商业发展(提高消费者的忠实度和客户服务),但是却不利于消费者(独家性服务)。如今社会,手机的使用量甚至已经超过了现金,这也让手机成为了未来更合理的支付形式。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前大量的公司对移动支付的创新,都专注于自有所有权的“支付机制”,它以独立的应用、近场通讯设备和其它移动设备的独有配件所构成。目前,全球手机用户已经达到近60亿,占据了全球85%的人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用户中近95%未使用苹果设备,75%的用户没有使用智能手机。也就是说,全球45亿的手机用户仍未使用智能手机。
所以,为什么移动支付公司目前将移动支付体验仅仅瞄准5%或是25%的全球手机用户?我们为何不让所有的移动设备都能够拥有移动支付体验?如果不考虑非智能手机用户,那么太多的用户将进入这一市场。
就移动支付而言,媒体一般关注的都是店内零售体验,包括Square、PayPal和LevelUp等公司正在开发新的途径,能够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应用完成交易。但是不幸的是,全球数十亿人目前仍无法下载智能手机应用。分裂的所有权系统和它们对精英市场的专注,忽略了全球绝大多数人对移动支付的需求。
需要清楚一点:我们当前的世界非常复杂,只有“一个”移动支付平台并不够。我赞同更大的竞争对手利用其创新和市场领先优势进入这一市场。对支付体验的进一步评估表明,亲身、店内交易只是日常生活中众多支付形式的一种。对于想要进入公众移动支付市场的公司而言,大门已经为他们所敞开。
我们的调查发现,只要能够发送短信的移动设备就能够进行移动支付,这将让每天持有移动设备的60亿人可进行移动支付。所有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完成移动支付。绝大多数的人均希望快速完成交易。我们的调查发现,相对于网络支付,人们更喜欢通过短信进行交易,因为这种方式只需要数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