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获批5年实施8项工程
记者从珠海市交通运输局获悉,目前《珠海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这是珠海市有史以来编制的首个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其规划打造的智慧型交通运输也是珠海智慧城市的六大主题之一。
规划提出,近5年的具体目标为:建立健全珠海市智能交通建设、运营维护与管理的健康机制,市中心交通信息采集覆盖率90%以上,实现市中心路口联网率90%以上,全面推进公共交通智能化服务提升公交出行率,实现多源数据的实时汇聚等。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近5年实施8项智能交通工程。包括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工程、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工程、智能公共交通调度系统工程、公路网交通监控系统工程、静态交通智能化系统工程、基础交通数据采集外场设备布置及传输汇聚工程、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工程、交通应急监测及辅助决策支持。
记者了解到,目前,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工程已进入招标阶段,现正加快推进。与此同时,珠海市已经在推进交通诱导屏、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并加强与西门子、爱立信公司合作,建成基于手机信号交通路况分析系统,实现了市内160条主要道路实时路况显示。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在建设智慧城市总的框架下,珠海市正探索珠海智能交通实施的顶层设计,以科技为手段,不断提升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关:《珠海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解读
亮点1
建立出租车拼车系统
规划称,珠海现有出租车1892辆,2020年出租车运力将达6000辆,并设置出租车扬招点和服务点。在现有出租车管理与电召服务系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基于移动终端的订车服务。利用视频等技术采集客流量, 预测出租车的需求量。根据集散点的出租车泊车情况, 通过市出租车调度平台, 协调进场出租车数量。并对进场出租车的身份进行识别,避免克隆车或黑车鱼目混珠。
同时,为了应对金湾机场、拱北口岸等客流密集地点的出租车调度,规划建立客流集散点的出租车管理系统。该系统和市出租车调度与服务系统实现联网。本着”提高合乘容量”、”低碳绿色交通”的目标,推荐建立出租车拼车系统。利用GIS技术合并相似行驶路径的乘客上一辆车。基于出租车现有的AVL技术和GIS技术,提供出租车驾驶员最优化行驶路径。目前,国内外多个城市均实施了出租车合乘系统。
亮点2
推出公交一卡通
规划称,为了为出行者提供更方便的车费支付手段, 减少现金收费必需的安全措施, 珠海市应积极推进公交一卡通电子收费系统, 使之兼容有轨电车、公交、出租车,以及城际铁路多交通方式联合收费。近5年内,推行港珠澳长途、公交、出租、船票一卡通,针对外地游客可推出一卡通1日票、3日票或者定值卡等,多设置车船联票自动售票机,可以在机场、城际铁路、有轨电车等交通枢纽区域进行自助式旅游路径规划及联网购票。
亮点3
实施交通信号优先试点
在公交优先技术中, 在信号交叉口让公交车或轨道交通优先通行, 可以保证其调度运行的准时性。结合珠海公交专用道的建设, 建立公交信号优先系统。赋予公交汽车“空间”和“时间”上的优先权, 有效地提高公交准点率,乘客服务水平。规划称,近期(2015), 结合开始建造的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改造路口信号控制, 建立车路信息交换, 实施交通信号优先试点。
亮点4
布设10处高清电子卡口
规划称,在5年内,在珠海重要区域交界处布设10处高清电子卡口。另外,将在今年10月30日竣工的国际马戏节开幕智能交通工程中,通过在横琴大桥上设置双向卡口点,对出入马戏节景区的车辆进行实时抓拍、比对、检测,严控可疑车辆的进出。同时采集实时车流量、车速等交通信息,配合分布在景区内外其他监测点位,提供实时路况信息,为交警部门合理组织交通,保障景区正常的游览秩序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