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呼吁审批跟上3D打印技术步伐
自医疗领域引入3D打印技术后,其精准度高、还原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好评。
医疗领域和3D打印技术的融合
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有4个研究方向:体外医疗器械制造、个性化永久植入物、组织3D打印和细胞3D打印。
在体外医疗器械制造上,3D打印可根据影像设备提供的扫描数据1:1打印出医疗模型。不仅可以作为手术模型,让医生预先在上面做手术,术前确定精确手术点,还可以作为教学和医学训练的最佳实践材料。
除了体外医疗器械制造,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永久植入物打印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颌面修复和骨科领域。
而3D打印心脏和肝脏属于组织、细胞领域,并未进入临床。虽然可以打印出来,但并不能像人体原有器官一样产生功能性作用。尤其是细胞3D打印,把打印好的细胞和吸脂材料,一层一层打印,挤压成一个形状,像果冻一样,且能够和人体原有组织一起生长,目前还在研究中,不然只能存在几个小时没有意义。”
审批跟不上技术的脚步
虽然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前景很美,众多医务人员均表达了同一忧虑:如何迅速拿到产品审批是个问题。
因为3D打印的医疗器械产品非常个性化,已经超过现有的医疗器械产品监管运作模式,不可能每个打印产品都去检验,部分研究人员之前已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交换过意见,解决思路上看能向不考核产品,而是考核产品线和生产技术上走。
一不愿公开姓名的科研人员更是表示,交换意见也许只是说说罢了,根本就没有想要解决的意思,新技术对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挑战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