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之手 >> 新闻动态 >> 资讯>>镜中花水中月 车联网如何落地?

镜中花水中月车联网如何落地?

http://www.iothand.com 2015年09月28日        
  2010年北京限购令的出台,将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窘境再一次突出来。目前,中国每天因交通堵塞而损失10亿,这些钱如果可以省下来,每天可以建造4500所希望小学。

  有人戏称这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人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城市拥堵的现状,治标不治本。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窘境呢?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汽车馆科幻片《2030,行!》描述了2030年上海城市的景象,那时候的汽车数量更为庞大,人均一辆汽车不是异想天开,但是道路上没有红绿灯、也没有堵塞、更没有事故,而且“司机”甚至不用自己驾驶,"司机"可以坐在车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听音乐,因为汽车可以自动驾驶。开车变成了一件不需要你"专心"去做的事情,但同时却绝对安全。如此完美的驾车生活,全靠一个无形的网络在调控,这张网就是"车联网"。

  车联网是一个综合处理平台

  车联网作为汽车行业,2010年最时髦的词语之一,很多人误认为将现实中的车连接到网络上,就像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将各自独立的电脑连接在一起,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车联网,车联网是通过汽车收集、处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城市网络实现互相连接,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车联网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以及道路两旁的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利用,并根据不同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车联网并非是简单的"联网"--收集信息,共享信息。车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处理信息",不仅能分析、处理信息,而且能够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当车主在郊外遇到交通事故时,当车辆被盗时,当道路阻断时,更多时候,车主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信息,而是“解决”问题。

  因此需要一个“服务中心”和“处理中心”来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当车主需要道路救援时,将信息通过"网"传输到“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通过分析,确认是否需要救援。如果需要救援,首先要准确定位交通事故的地点,然后通知离事故最近的“救援中心”,“救援中心”然后派救援人员去救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服务中心”的分析、判断以及“救援中心”的处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车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综合处理"能力。

  在一项对国内汽车用户对车联网各项功能认知与接受情况的调查中,车辆防盗监控、位置跟踪、乘员主动报警、客服代设目的地及行车导航、实时路况以及娱乐功能是车主最为关注的功能,市场前景被广泛看好。

  技术都不是问题

  "能用在当今的很多车联网技术,早已实现。"笔者在采访多家车联网企业中,曾不止一次的听到这句话。而在这些技术中,就有能有效缓解交通堵塞的车联网技术。

  车辆防盗监控、位置跟踪、乘员主动报警、客服代设目的地及行车导航、实时路况以及娱乐功能等,涉及的技术包括GPS定位、无线传输、呼叫中心以及终端的硬件设施。

  以汽车上网为例,连比汽车小几千倍的手机都能随时随地的上网,给汽车装上一个"通信卡"不是难题,无线传输并非难以解决。更有“聪明”的企业将手机作为通信的桥梁,用手机蓝牙连接汽车,进而连接到服务中心,节省了很大的成本。

  以“道路救援”为例,关键的技术是GPS定位,而这在现实中也很常见,GPS定位系统目前主要应用在公共交通、集团汽车上,和我们接触最紧密的是城市出租车司机。GPS出租车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指通过车载GPS系统与传呼中心GPS卫星定位系统的讯号链接,使呼叫中心能随时掌握车辆的所在地点和运载状况,随时根据需求联络并指派出租车辆,当车辆出现意外情况时,出租司机也可以联络中心求得支援。由此可见,道路救援也并非难以解决。

  再以"实时路况"为例,目前导航市场流行的方式,是以GPS出租车卫星定位系统来作为数据的收集方式。通过检测出租车的车速来判定该路段的车流量,比如出租车车速比较慢,则意味着该路段交通比较拥堵。虽然出租车GPS定位系统获得的数据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如果能够有更多的汽车装备了GPS定位系统,理论上,实时路况完全可以实现。

  既然技术难题并非难题,那么"瓶颈"在哪里呢?汽车上网需要移动通信的"无线传输技术"支持,道路救援需要救援中心的支持,更全、更快速的GPS汽车定位信息则掌握在"交管中心”的手中……

  车联网的前景无比美好,作为车联网的但是它需要多行业、多产业、多家企业充分合作才能实现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很难有接触的机会,即便有机会接触,还需要达成一致才能合作。

  实现车联网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车联网需要“平台”交流

  目前中国Telematics产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产业链的不完善及可盈利且持续稳定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

  产业链方面:车联网是需要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充分配合才能实现的平台,内容提供商包括互联网、门户网站、专业网站、广播电视等多方厂商。网络服务环节包括电信运营商、卫星运营商、广电网络。设备提供商包括软件和硬件,地图软件、定位软件以及与终端相匹配的系统等;硬件包括终端的设计,包括芯片厂商、GPS接收机厂商等。

telematics产业链

  商业模式方面:商业模式是企业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或客户现在及未来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整合现有资源或在现有资源上创造更有价值资源,通过能产生企业/行业合理利润的业务流程运作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根本问题的方式。

  如何实现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的对接问题?如何实现车联网的商业运营模式?

  作为国内领先的B2B电子商务提供商,慧聪网一直致力于渠道的资源整合,通过其强大的渠道优势,为行业前进贡献力量。应国内各大车联网厂商的邀请,慧聪网旗下慧聪汽车电子网倾情承办国内首个车联网技术应用整合平台--2011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论坛,

  该论坛以“见证科技推动生产力、车联网产业上下游资源无缝对接”为主题,对车联网应用、盈利模式探讨、新技术转化新价值、产业格局等问题进行探讨。

  2011年3月中旬,2011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论坛将在“汽车电子行业十大评选颁奖”盛典期间举行,届时,政府高层、整车厂、设备提供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将齐聚于广州,这也将是中国最全的政府、车联网上下游企业、通信商的跨界联动融合发展的国际聚会。

[上一个资讯]:CYBRA 宣布发布时装业使用...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资讯]:银联卡创新支付:让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