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今年年底前将发布
邱善勤说,201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两千亿元,其中RFID(射频识别)市场规模超过了1100亿,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了900亿元,我国通信业的核心技术在部分领域已有突破,在2G、3G、4G广域无线基础上,我国技术研发水平与国外技术基本相当。在标准研制方面,我国在传感器网络接口、传感器与网络通信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研究取得较大的成长,成为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等主导国之一。在应用方面,目前我国物联网应用已经扩展到电力、交通、环保、安防、物流、家居等领域,新的应用模式日渐成熟。
“十二五”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推进物联网的发展。按照工信部要求,“十二五”发展物联网应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物联网技术尤其是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第二、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逐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第三,开展应用示范,推广物联网的应用,避免重复建设;第四,加强物联网的产业支撑,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第五,建立并完善物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有效保障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可靠。
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区市把物联网作为了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出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组建产业联盟,设立物联网示范项目,推广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的深度应用。“发展物联网应用,我们觉得应该充分的尊重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规律,各地区也要科学谋划,加强统筹协调,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促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邱善勤说。
邱善勤称,成都市在发展物联网方面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研发基础和应用基础。双流县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重要的物联网产业支撑载体,是国家重要的物联网基地。“十二五”期间,双流通过充分发展政策、区位优势,突出扎实制造,创新服务的特色,通过智慧双流、智慧成都和和谐四川的建设,逐步释放本地和周边地区物联网产业内需的市场。接下来,双流可以以应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物联网产业的竞争能力,推动物联网产业同新能源、航空物流、生物制药等本地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双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区域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造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